联合国的最后通牒“不好使”
2012年8月2日
(德国之声中文网)联合国安理会的最后通牒已经不止一次地以无效告终。苏丹以及去年七月分独立出去的南苏丹国对双方共同边界的划分以及石油资源和收入的分配所产生的争议未能在8月2日之前得到解决。为此,联合国安理会根据5月2日通过的2046号决议,要求这两个非洲国家在非盟的调停下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和平谈判解决冲突,否则将对其实行制裁。非盟已经派遣南非前总理塔博·姆贝基(Thabo Mbeki)前往亚的斯亚贝巴进行调停。
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了有关制裁苏丹的决议。与叙利亚冲突相比,此次联合国安理会至少在决策能力方面有了明显的区别。迄今为止,北京和莫斯科在制裁叙利亚问题上3次投票反对,阻止联合国的决议获得通过。
苏丹对最后通牒不屑一顾
尽管安理会一致通过有关制裁苏丹的决议,但是苏丹总统奥马尔·哈桑·巴希尔领导下的苏丹政府对最后通牒不屑一顾。在亚的斯亚贝巴参加和谈的苏丹代表团发言人西迪克说,他的国家"不会被最后通牒吓倒。"此前不久,苏丹拒绝了南苏丹国对所有争议问题提出的妥协建议,并表示没有任何商讨的余地。
联合国安理会的最后通牒遭到失败之后,将在8月 9日非盟调解人塔博·姆贝基发表其报告之后才将讨论采取进一步措施。据称,拥有否决权的5个常任理事国还未确定下来,如何落实2046号决议中提出的制裁措施。
两个国家均被制裁?
美国认为苏丹应为和平谈判的失败承担主要责任,并且在英国的支持下,敦促国际社会尽快对巴希尔总统领导下的苏丹政府实施政治和经济制裁。而俄罗斯和中国则认为应对冲突双方实行制裁。
对两国进出口的经济制裁几乎行不通,因为联合国安理会实行的石油禁运很少能够发生作用,本来冲突已经导致两国的石油生产和出口减少到最低程度。除了石油,苏丹和南苏丹几乎没有其他的可出口货物。
应实施哪些制裁措施?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于2005年通过了针对当时的苏丹国的军售禁令。在此之前,俄罗斯和中国是苏丹的主要军火供应商。莫斯科和北京现在要求将武器禁运也扩大到南苏丹国。但是这一要求可能会遭到美国的否决。
冻结两国政治和军事领导人员的国外账户或限制其入境等措施也效果不大。 自2009年以来,苏丹总统巴希尔原本受到联合国安理会提起的一项起诉,并且国际刑事法院也对其颁发了逮捕令。但是巴希尔至少在非洲范围内仍然享有几乎是无限的旅行自由。
联合国究竟能做些什么?
苏丹冲突表明,自20年前冷战结束以来,联合国安理会的运作能力几乎没有增长。其中部分原因是由于西方同俄罗斯之间的旧的矛盾并未消除。此外,新兴世界大国中国的地缘政治利益以及地区大国,非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巴西,印度和南非的自信心日益增强也约束了安理会的行动能力。
联合国吸取了90年代对伊拉克制裁的经验教训,经过多次讨论决定实施只涉及国家政治和军事领导人的所谓明智的制裁措施,以免殃及百姓,但是迄今从未有过成功的例子。
人们本期望区域组织如非洲联盟为解决苏丹冲突承担更多责任。但是苏丹和南苏丹的情况恰恰相反,一些非盟成员国与非盟和联合国的努力背道而驰,继续允许苏丹总统穿越其领土,并在其首都会见巴希尔,使得巴希尔几乎感觉不到联合国安理会施加的压力。
作者:Andreas Zumach 编译:李京慧
责编:谢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