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和中国:贸易争端中的“双边胡闹”
2020年1月15日(德国之声中文网)若看一看中国海关总署周二(1月14日)公布的统计数字,人们更难理解,特朗普为首的美国行政当局为何要发动关税战:去年,冲突双方间的贸易额锐减。
核心数据:2019年,中国进口自美国的商品总量锐减20.9%,对美出口总量也减少12.5%。特朗普最大的眼中钉一直是美国在对华贸易中的巨额入超。去年,入超额同样下降,但仍达近2960美元。关键是,为此付出的代价:2019年,美中贸易总量共减少14.6%。
12月情况稍有好转
这对中国是一大打击,但也严重拖累美国经济。在全球范围连续两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后,去年,中国外贸总量萎缩--虽然只是百分之一。这两点均反映于经济增长值上。北京领导层本周将公布具体数字,政府确定的6-6.5%的增长目标想要达到恐怕很不容易。
不过,去年年底,显出一线希望:12月份,中国外贸整体好转,同比增长11.3%,其中,进口增长16.3%,出口增长7.6%。不过,专家们也指出,增长的部分原因是用以作比较的数字本身较低;另外,对在解决贸易危机的努力中取得初步进展的希望亦可能起了作用。
中方首席谈判代表、副总理刘鹤及其率领的庞大代表团本周三是否会出现在华盛顿,隆重签署协议,人们只能等着看。而批评者们指出,要签署的第一阶段协议并无多少实质性内容。其实,根本就没有可资庆祝的东西。
放弃威胁
美方称,中国在该协议中承诺,在两年时间里,增加从美进口2000亿美元,其中,至少有400亿美元应惠及美国农场主,他们是特朗普今年11月大选中的一个重要支持群体。美方还称,双方在知识产权、技术转让和汇率等议题上也达成了协议。美方近日刚刚收回了对中方操控汇率的指控。作为交换,美国去年12月即已放弃实施对价值15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威胁。
即是说,只是放弃威胁,仅此而已。自2018年起即对总之2500亿美元中国商品的加征的25%特别关税继续保留;对另外1200亿中国商品的15%惩罚性关税将减半。
荷兰ING银行的经济学家们指出,根据第一阶段协议将实现的有效减税规模相当小,因此,该协议不太可能导致出现跃升局面,"总体而言,中国的贸易条件仍将相对糟糕,关税比18个月前高得多。我们不能期待出现奇迹"。
对第一阶段协议,专家们根本就缺乏信任感。MUFG 银行在一份分析报告中预期,"它不会终止特朗普的贸易战争"。他们在牛津的经济学家同事们也预期,美中贸易有可能多年处于疲软状态。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中国研究院院长曾锐生也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表示,签署该协议“完全算不上”一个突破。他说,中国经济正在经历根本性的重组,这意味着,当前中国与美国的紧张关系,无论是在经济方面还是在其他方面,都将持续下去,并不仅限于特朗普任期内。
慕尼黑ifo经济研究所指出,所达成的第一阶段协议虽在原则上值得欢迎,但仍远远不够。该研究所对外经济专家布拉姆尔(Martin Braml)解释道:"因为,放弃加征关税、做些表面文章,还远不是一份真正的、深层的贸易协定"。
"双边胡闹"
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认为,美国贸易政策的整个走向全然就是一条歧途。所长费尔贝迈伊尔(Gabriel Felbermayr)不客气地在推特上这样评价美中贸易争端第一阶段协议:"一个多级世界中的双边胡闹"。他强调,中国的贸易情况不会因此有根本改变,美国亦然。
费尔贝迈伊尔参与撰写的一份贝塔斯曼基金会研究报告指出,关键问题在于美国对世贸组织这个全球多边贸易体系的态度:"全球范围,美国、中国以及德国因为其加入世贸组织受惠最多,……这些国家获得最大收入盈利,而这一盈利直接来自其在这个贸易组织中的成员国身份。"
该研究报告的作者们指出,按国内生产总值计算,美国的收入盈利年均达到870亿美元,中国约为860亿,"而现在,美中这两个世贸组织的最大成员却让两国间的关税争议越来越频繁地在世贸组织之外激化"。人们知道,因其自说自话的行为,美中正危及着这两国迄今从中最受益的全球贸易--无论此刻在白宫可能正隆重签署何物。
“根本改变”
在中国问题专家曾锐生看来,习近平让中国与美国以及西方世界的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这位领导人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看待世界其他地区的方式”,“他希望中国经济不再依赖于西方”。他对德国之声说,因此无论有没有特朗普,中国都将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曾锐生预计,中国将在未来几年与美国等西方经济体“脱钩”。“主要是与美国脱钩,以及与那些决定和美国而不是和中国在一起的经济体脱钩。如果选择与中国并肩,那就不会被(中国)脱钩。”他也强调,这将取决于中国经济在中共现行政策面前是否继续坚挺,以及习近平是否继续掌权。“如果中国经济受到严重影响,那么习近平对中国的统治地位可能受到挑战。否则,就不会受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