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避免武力冲突绝非天方夜谭"
2013年10月7日(德国之声中文网)第26次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周一(10月7日)起在印尼巴厘岛举行。除美国总统奥巴马因国内预算争议而不克前往外,其余20个国家的领导人均出席此次会议。苏黎世理工学院安全政策与冲突问题专家施皮尔曼(Kurt R. Spielmann)教授在《新苏黎世报》上撰文强调,亚太地区保持安全与繁荣的关键是美中两国如何处理双边关系,而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出发,两国间对对方均深具疑虑和戒心,为保障地区和平与发展,美中必须走出切实步伐,消弭冲突因素,实现合作:
“白宫、国务院和国防部2012年年初正式宣布,美国的关注重心、活动及力量的配置要实现以太平洋为方向的‘重新平衡’,这一宣布引起北京对这一战略转移的根本目的的疑虑。中国担心,美国由大西洋转向太平洋的这一‘战略转移’首先可能意在阻遏中国的继续发展;反过来,许多西方政治家,尤其是美国的政治人士担心,潜力巨大的中国可能不仅将成为经济上的威胁,而且在远景上也可能从军事上取代美国的领导角色和维持秩序者的角色。”
文章指出,美中两国政府完全意识到缓和两国关系、加强彼此合作的重要性,而今年6月上旬,两国领导人的加利福尼亚会谈即是该努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次高峰会谈在美国媒体中令人惊讶地鲜少引起关注,……一大原因是,两位领导人都愿意避免高调,从一开始就确定,将此次峰会视为一种‘战略性的’东西,而不是用以具体解决紧迫问题。两人更希望的是,为未来的合作打下基础。因此,双方只在两个领域的合作进行共同努力达成了一致: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生产和排放、敦促朝鲜重新参与核裁军谈判。美国的评论家们对此提出了批评。其实,批评者们没有理解,此次峰会涉及了更大的问题,只是难以公开讨论罢了。它所涉及的是,如何避免亚太地区的这两个最大强国之间的不必要的和不会有任何结果的敌对态势,以及,在可能的情况下,如何定义亚太地区的合作秩序。”
文章接着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中国的疆域观,为何会将南中国海视为“自古以来的中国领土”。作者最后以《孙子兵法》为例强调,美中避免武力冲突绝非天方夜谭:
“2000多年前写下《兵法》一书的历史上首位战略家孙子奠定了中国历代国君偏重使用各种间接战争手段的战争观,这些手段便是今人所说的‘软实力’。他的基本观点是,只要能通过其他手段达到目的,最上乘的战争艺术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人们只能祝愿(美中)这两个地球上的最强国在共同应对未来挑战方面获得成功。”
利益冲突
《法兰克福汇报》在“当代”栏目上的一篇署名文章以“西方与其他国家”为题分析西方在当代世界的地位,强调,西方的价值观至少迄今未如所预言,成为普世价值,因而,西方尤其需要重新考虑同新兴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关系:
“西方反正也难以首尾一贯地实行以扩展人权和民主为指向的政策。西方政界同中国交往的经验便表明,一到关键时刻,这一政策无可避免地会同更受重视的那些政治、军事和经济利益发生冲突”。
摘编:凝炼
责编:雨涵
[摘编自其它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