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才是出路?无家可归的伞运艺术品
2018年9月28日(德国之声中文网) 2014年9月28日开始的雨伞运动以警方清场终结,四年后香港依旧未有普选。长达79天的占领运动,示威者驻扎在香港核心商业区的主要干道,这场香港史上从未出现过的社会运动,也成为不少艺术家创作的灵感泉源。
方苏是其中之一。他当时绘出了146幅速写纪录抗议的情况,集结成作品集《雨伞速写》(Umbrella Sketches),现时正在大英博物馆“I Object”展览展出。
“我把速写作品集视为当代历史的纪录,所以它能够进入博物馆是一件好事。”方苏形容,香港目前的政治情势愈来愈令人窒息,他正计划把其它政治敏感的作品转移海外。
艺术品也移民
伞运后几年来,香港的政治空间不但没有扩阔,反而日益收窄。这让不少港人再考虑移民,伞运艺术品也不例外。
香港城市速写组织创办人黄先生 (Alvin Wong) 在2015年结集了31位艺术家、一共几百幅速写画,出版了《伞下速写》(Sketches under the Umbrella) 作品集。
但是他表示,香港本地只有少数书店会采购他们的书,因此他把连多存货送到国外的图书馆,主要是在美国。“这些速写是属于香港人的,我们不应该只是把它们保留在自己的画本上,而是应该把我们的所见所闻告诉所有人。”
许多人担心,政治敏感刊物正逐渐从香港书店消失,尤其是在2015年“铜锣湾书店事件”之后--数名售卖中国禁书的香港书店负责人被带返中国内地拘留。
不受家乡欢迎?
在一连串政治运动失败和打压后,香港社运陷入低潮,在一片低气压笼罩下,团体也难以举办公开展览。
香港中文大学任教文化管理的学者何庆基,一直在全球各地讲述雨伞运动艺术。“好像全世界都对这些作品很感兴趣,就是除了香港的机构。”他认为港府资助的西九文化区M+博物馆,应该为这些艺术品设立专属的展览厅。
M+博物馆回复法新社查询时称仍在“仔细评定这段近期的历史”,目前不考虑把雨伞运动作品纳入为馆藏。
消失中的创作
除了实体作品集,更多的雨伞运动艺术品走向数码化,储存在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的系统让公众查阅。 大部分作品是都是由艺术家和社会运动者从占领区中“拯救”出来,制作成雨伞运动视觉作品档案库,作品类型众多:写上潦草字句的抗议横幅、雕像、风筝甚至珠宝。
创作不只是艺术家的专利,一般民众也在运动中即兴地制作出很多标志性的作品,其中最为人熟悉的是高3.6米的大型“雨伞人”雕像。不过,它们以后何去何从,是未知之数。
创办档案库的区议员杨雪莹说,愈来愈多人担忧香港的自由被侵蚀,因此部分创作人宁可自己保存作品。另一名创办人兼艺术家黄宇轩称,他们之所以选择储存在图书馆,是因为组织欠缺人力和资金。
“图书馆是一个可靠的机构。随着年月过去,运动可能会被遗忘,图书馆至少可以保存运动的其中一些部分。”
李芊 (法新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