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磁悬浮作为一个象征

2003年1月3日

通常情况下,年终岁末是新闻匮乏的时节,所以德国报纸都以极大篇幅图文并茂地报道了有关磁悬浮列车试运行的情况。

https://p.dw.com/p/365S
南德意志报认为施罗德与朱熔基关系良好图像来源: AP

最近几天,德语媒体有关中国的报道集中在德国联邦总理施罗德对中国进行短暂访问这个主题上,访问的中心是德中两国总理施罗德与朱熔基共同试乘上海新建成的磁悬浮列车。对施罗德总理在上海同济大学授予他荣誉博士仪式上的讲话,媒体也做了详细报道,并刊登了漂亮的照片。但对施罗德与中国新旧领导人在北京进行的会谈,媒体却鲜有报道,也许是因为这些会谈缺乏实质内容的缘故。

南德意志报就提到了这个问题,该报的一篇评论批评说,施罗德虽然对上海大学生谈到了人权和言论自由,但却没有在北京对应该谈这些内容的人、如国家主席、总理和党的总书记等人,提出这个问题。施罗德在北京只谈到德中双边关系很好,两国之间没有任何问题。南德意志报接着批评说:

“难道中国在押的教徒受到刑讯,难道中国的国家机器每年在进行短暂的诉讼后就处决数千名人犯,全世界90%以上的死刑处决都发生在中国,我们反而认为没有问题吗?难道只因为中国的共产党今天不再以马克思和毛泽东为师、只因为上海的写字楼熠熠生辉、磁悬浮列车在这片使人叹为观止的背景前飞驰而过,我们就认为没有问题了吗?

是的,中国比以前自由了,许多方面变好了,但其它方面仍然与过去一样糟糕。德国总理作为口实而进行的‘法制国家对话’也许能使年轻一代的法律工作者精神振奋,但执行死刑、迫害法轮功教派等恶性决定仍然由最上层、由政治局做出,与中国对话必须找他们才行。”

两天后,南德意志报在用整版篇幅刊登了一篇有关施罗德总理访问上海的文章。文章把前景黯淡的柏林形势与中国东道主奉迎客人的技巧做了一番比较后,写出了连篇笑话。然后南德意志报从另一个角度再次谈到施罗德总理的名誉教授称号和人权问题:

“中国把德国视作欧洲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投资者,此外也感谢施罗德尽量回避人权问题。可以想象,上海磁悬浮项目也归功于施罗德与朱熔基的良好关系,而朱熔基是中国领导层中最大的磁悬浮支持者。在中国获得名誉博士的称号不是件简单的事:它必须获得北京的中央政府、即国务院的同意,国务院总理是朱熔基。”

南德意志报接着根据中国新闻界的报道,描写了德国总理到达中国时的气氛:

“德国总理到达上海的当天,中国的报纸有两大主题,其一是中国的‘长征号’运载火箭第四次成功地把一个宇宙飞船送上太空,据说第一个中国人登上月球的日子为期不远了。其二是今年中国的经济又增长了8%,2002年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了一万二千亿欧元。这样看来,德国总理在发表的所有讲话中使用活力‘和’干劲‘这样的词句还值得奇怪吗?上海刚刚获得了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举办权,世界最佳网球运动员刚刚在上海参加了选拔赛,第一方程式赛车场也正在设计之中。”

最后,南德意志报转向人们也许会提出的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能办成德国办不成的事?除了中国人普遍热衷技术、追求现代化以及有朱熔基和传奇的工程指挥吴向明这样的人物以外,南德意志报还看到了其它一些使人难以恭维的原因:

“因为德国在这个项目上一分钱不赚,因为柏林甚至为此赞助了一亿欧元,尤其是因为中国的统治者不需要去问一下本国人民,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是否应该花费数十亿元去建造一个连德国这样的工业国都嫌贵的磁悬浮工程,他们也不需要去问一下农民,是否下个星期就可以拆除其房屋。他们想怎么做,就可以怎么做。上海可以换上一层现代化的皮肤,但是坐镇城市核心的仍然是共产党官僚,他们上瘾一般地追求声誉,但遗憾的是,他们更多寻求的是外部世界的赞扬,而不是人民的认同。”

法兰克福汇报也详细报道了德国总理的中国之行和磁悬浮列车的试运行。该报的一篇文章对德国工业能否象希望的那样参与计划中的磁悬浮技术新项目表示怀疑。文章详细谈到了磁悬浮列车的支持者朱熔基:

“朱熔基虽然热心于新技术,但他毕竟是一个中国政治家。所以他虽然称赞并高度评价与德国的合作,但是他最终还是想中国自己制造。他在讲话中明确地表示,希望磁悬浮技术实现‘国产化’。他预言,磁悬浮技术在中国有广阔的前景,这当然并不意味着要从德国进口这项技术。

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在自己的两个小型的试验地段进行磁悬浮技术试验。驻上海的德国工程师虽然不相信这种试验已达到德国磁悬浮技术的水平,但是中国制造自己的磁悬浮列车只是一个时间和投资意愿的问题。”

法兰克福汇报文章最后得出的结论是:

“所以,磁悬浮在一段时间里将仍然是一个象征,是德国尖端技术的象征,中国现代化的象征,德中两国合作的象征,也是中国经济长远计划和谈判技巧的象征。”

法兰克福评论报也详细报道了磁悬浮列车的试验运行。在介绍了建设磁悬浮的情况和试验运行时的气氛后,文章转向磁悬浮项目的政治背景:

“上海市政府希望通过这样的超级列车赢得声誉。他们在这里建造了一片由高楼大厦组成的森林、世界上最昂贵机场之一的浦东机场和世界上最高的酒店。以后,如果外国国家元首和显赫人物来到上海,他们将乘坐最现代化的列车穿过这座闪闪发光的城市,东京和香港将望尘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