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金马奖:本土电影出彩 中国媒体噤声
2020年11月22日(德国之声中文网)第57届金马奖颁奖典礼于周六(11月21日)如期在台湾台北举行。本土电影《消失的情人节》成为当晚最大赢家,获得11项入围,最终揽下最佳剧情长片、最佳导演、最佳原著剧本、最佳视觉效果、最佳剪辑5项大奖。
资深台湾演员陈淑芳凭借在《孤味》和《亲爱的房客》的表现同时被封为金马奖影后与最佳女配角,创下纪录。今年81岁的她也成为金马奖最高龄的演员奖得主。她在表示感谢的同时呼吁:“台湾的演员、导演、摄影都非常好,拜托不要流失他们,让他们留在台湾拍片,我也愿意拍学生制片,半价也没关系。”
首次入围金马影帝的台湾演员莫子仪也因为主演《亲爱的房客》摘得影帝桂冠。他发表获奖感言称,可以站在颁奖台不代表是最优秀的演员,要“致自由、致平等、致天赋人权、致电影创作、致生活”。
香港影片表现不俗
多部香港影片也出现在获奖名单上:以反送中运动为题材的《夜更》获最佳剧情短片奖,记录广东乌坎村民6年抗争过程的《迷航》获得最佳纪录片奖,艺术电影《幻爱》获得最佳改编剧本。
《幻爱》导演周冠威在领奖时特别感谢了香港“年轻一辈”,并以“香港加油”结束发言。《夜更》导演郭臻在得奖感言中呼吁关注在中国大陆关押的12名港青,并表示这部片属于“世界每个不同角落,而又拥抱良知的香港人”。长达3小时的纪录片《迷航》耗时8年制作,金马评审评价道,该纪录片透过中国小人物的命运,以“放大镜”的模式,检视中国的政治,社会运动及社会变革。
中国媒体鲜有报道
值得注意的是,有“华语奥斯卡”之称的台湾电影金马奖今年并未受到中国主流媒体的关注。去年,中国宣布暂停其影片与人员参加第56届金马影展,有关当局并未陈述抵制理由。外界普遍认为,这和2018年金马奖最佳纪录片得主《我们的青春,在台湾》导演傅榆在颁奖礼上的发言有关,她当时表示“希望我们的国家有一天能被当成独立的个体看待”,引发争议以北京的不满。金马奖的遭遇也被外界视为两岸关系进一步紧张化的标志之一。
今年北京虽然没有发布官方禁令,但是大陆和香港电影依旧大范围缺席。媒体报道方面几乎为零,仅有少数电影博主对颁奖礼发表了评论。例如,“影吹斯汀”认为:“没有了内地的参与,金马也失去了立足整个华语电影界的地位和格局,变得越来越本土化。知名度和与之直接挂钩的商业影响力受到的冲击也显而易见。”
“8分电影”则分析道:“金马奖不幸沦为了一个地方性的小型奖项,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曾是华语电影最具代表性的奖项,会彻底失去价值。”
疫情之下 顺利举行
正如许多行业,今年的电影业也遭遇新冠疫情的重创,金马影展暨执委会主席李安在颁奖礼结束后对媒体感慨道:“今年在这么艰难的环境,能够正常、顺利的举办,气氛还保持的这么好,真的很令人感动。”
李安还笑称,自己住在美国已经好几个月,没有看到这么多真的人聚在一起,笑称自己回台湾看到这样防疫有成,能够举办这样大型的典礼,让他这个“洋包子”大开眼界。他表示:“大概参加了30年的金马奖,这一届我会非常深刻的记在心里”,并希望金马奖越做越奔腾、越有活力,希望社会能够继续支持。
© 2020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