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环相扣? 孟案听证、加毒贩上诉相继开始
2019年5月8日(德国之声中文网)加拿大公民谢伦伯格(Robert Lloyd Schellenberg)在今年1月因走私毒品罪被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在此前去年11月的一审判决中,谢伦伯格被判15年有期徒刑。然而在去年年底的上诉审理中,上诉法院认定判决过轻,决定发回重审。在重审中,他被判处死刑。
在判决结果公布后,加拿大总理特鲁多(Justin Trudeau)谴责中方"武断地"适用死刑,并表示此案应引起全世界的特别关注。
谢伦伯格案的重审和判决发生在华为孟晚舟案的背景下。去年12月1日,加拿大司法部门应美国的要求在温哥华逮捕华为首席财务官、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之女孟晚舟,引发加中两国关系紧张。
在孟晚舟案事发后,数名加拿大人在华被捕,其中包括前加拿大外交官康明凯(Michael Kovrig)和加拿大商人思巴夫(Michael Spavor)。此外,谢伦伯格和另一名加拿大籍毒贩在华被判处死刑。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中方的一系列行动是对加拿大逮捕孟晚舟的报复行为。也有批评声音称,中国在借此向加方施压,进行"行刑外交"。中方则避免在公开场合将孟晚舟案与其他案件相关联。针对谢伦伯格案件,北京方面曾回应称"加方缺乏法治精神"。
加方要求宽大处理
据法新社援引熟悉案情的消息人士称,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将于周四(5月9日)早上开始审理谢伦伯格上诉案。对于法新社的询问,法院方面拒绝置评。
加拿大外交部发言人弗莱彻(Brittany Fletcher)通过电邮对法新社表示,"对于中国选择采取死刑这种残酷、不人道的惩罚手段,加拿大将会继续极度关切"。加方官员计划参加周四的上诉案审理。这位发言人还表示,加拿大政府已经并且会继续要求中国政府对谢伦伯格宽大处理。
根据中国法例,走私毒品最高可判处死刑。中国此前也曾在毒品相关案件中对外籍公民处以极刑。在2014年、2013年以及2009年,分别有一名日本公民、一名菲律宾公民和一名英国公民在中国被执行死刑。上周二(4月30日),另一名加拿大籍被告人范威因贩毒案被判死刑,该案中同时被判死刑的还有没有公布国籍的伍子平。
也打"经济牌"?
备受瞩目的孟晚舟引渡听证会于周三(5月8日)在加拿大温哥华再度开庭,孟晚舟本人将出庭。美国寻求将她引渡至美国,中方要求加拿大方面释放孟晚舟。美国认为,华为对该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美国司法部今年1月底对华为以及孟晚舟进行起诉,主要罪名包括电信欺诈、妨碍司法以及窃取商业机密。华为和迄今处于保释中的孟晚舟均否认相关指控,孟晚舟也就美方引渡令提起诉讼。
外交争端似乎也蔓延至经济领域:中国宣布禁止2019年从加拿大谷物加工商"李察逊国际公司"(Richardson International Ltd)进口油菜籽。另外,中国海关总署4月30日发文件表示,暂停从两家加拿大肉制品公司进口猪肉,但没有给出停止进口的原因。据路透社报道,中国还拒绝了一个加拿大贸易代表团的访华要求,迫使官员们不得不使用通过视频会议进行商品出口方面的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