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奉献也讲底限
2012年11月21日(德国之声中文网)引起这场"罢工权"争论的"导火索"是在德国基督教慈善联合会经营的医院和敬老院执行最低工资标准以及大量使用"临时工"。德国教会创办企业雇工人数大约为120万人。由于一些企业和福利机构的工作条件过差,不少工会组织号召在这些机构工作的工作人员举行罢工。
新教和天主教教会组织作为雇主不愿意看到雇工罢工的一幕,因此走进位于埃尔富特的联邦劳动法庭,要求法庭裁决禁止在教会企业工作的雇员举行罢工。教会的这一主张未能得到满足,劳动法庭认为,不能一概而论地否决罢工权。
宗教机构的特殊规则
多年来在教会机构工作的权利问题一直是一个争论的焦点。德国弗莱堡大学教会法学问题专家比尔(Georg Bier)介绍说,在一些具体的细节上,教会机构作为雇主同其他雇主的适用条件不一样。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按照基本法的规定,宗教组织有权利自行处理自己的事务。这也就意味着,教会组织可以自己定义教会机构的劳动权"。举例来说,比如教会可以制定自己的劳动合同协商规定。
第三条路
在德国劳动市场上存在两种形式的劳动合同:一种是不可解雇的终身制的公务员合同,另一种是企业雇员合同。前者的收入是固定的,同时没有罢工的权利,后者的工作合同是雇主和雇员之间达成的劳资协定,如果雇主同雇员之间无法就劳动条件和工资达成一致,那么雇员有权利通过罢工向雇主施压。
但是教会组织却走上第三条道路。在教会所办的企业或者福利机构工作的工作人员的合同由教会和职工代表协商制定。但雇员不能利用罢工作为争取劳动权益的形式。
经济与基督教理想之间
很长时间以来新教教会和天主教教会参照公务员的标准规定教会企业的工资水平。但是到了90年代教会组织开始考虑制定自己的工资标准模式,这其中有很多经济原因。德国哥廷根大学政治学者雅克比(Tobias Jacobi)解释说:"当时教会在卫生保健领域的经济压力增大了,因为新的法律规定让费用开支的压力转嫁到医院和敬老院的头上。"
争论仍在继续
弗莱堡大学教会法学问题专家比尔说,在教会机构供职的一部份人员的工作条件变差了,因此要求改善工作条件,反对不公平规定的呼声也随之高涨,在必要情况下通过罢工手段提高薪金的愿望也在增大。比尔认为,由司法机构澄清这一问题具有实际意义,这样才能获得具有法律效力的解决办法。他说:"工会和教会之间的矛盾郁结了这么多年,现在只能通过司法途径来解决。"
德国联邦劳动法院的裁决并没有让工会同教会之间的纷争就此化解。双方都表示,如果败诉就上诉至联邦宪法法院。
作者:Rachel Gessat 编译:洪沙
责编:石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