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橡皮图章还有多少决策空间?

崔牧2015年3月4日

本周四,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就要在北京开幕。拥有近3000名代表的全国人大,时常被认为是橡皮图章。人大究竟还有多少实权?还有多少决策空间?

https://p.dw.com/p/1Ekti
China Nationaler Volkskongress in Peking Halle außen
图像来源: Reuters

(德国之声中文网)"全国人大开会?这有什么可说的!不会有什么新意的,党的大小会议老早就把内容都定好了。""人大?这个话题我根本不想关注,对于那里面所谓的政治决策,我根本就没有点评的愿望。"

德国之声联系了多位中国的政治学者、法律界人士,却连吃了几次闭门羹。北京大学法学教授贺卫方,也对人大持类似看法:"只要是重要议题,其实都是由党来主导的,他们自己也不隐瞒这一点。"

按照中国宪法,全国人大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掌握立法权、人事任免权、监督权等重要权力。全国人大的代表人数接近3000名,是全球最大规模的议会机构;然而,它却时常被中国境外的媒体称为橡皮图章、纸老虎。贺卫方解释说:"这是因为,共产党也不希望人大代表就反腐等重要的政治话题展开讨论。"他认为,现在全国人大的活动空间,也就仅限于部分有个性的代表就民生、计划生育、户籍制度等话题发表特立独行的见解,"人大到底能有多大的空间,还是要由党来决定。"

China Drei-Schluchten-Staudamm
1992年,全国人大就三峡工程进行投票,支持率仅67%图像来源: AP

"人大的空间变小了"

即便在有些议题上人大代表有一定的决策空间,但全国人大在其61年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在一年一度的全会上否决过任何决议。除了三峡工程等极富争议的议题外,绝大多数的决议都是以90%以上的高票通过。即便是相对更有实权的人大常委会,也仅仅有过一次否决提案的经历:1989年10月,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在表决《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草案)》时,由于委员们对草案中的一个条款的个别措辞有不同意见,因而未获通过。

在贺卫方看来,与二三十年前相比,如今全国人大的活动空间进一步缩小,代表们的争论越发少见。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的政治研究部主任潘宇舟(Matthias Stepan)也指出,八十、九十年代间,三峡工程以及一些人事任命提案在人大全会上收到了许多反对票,"而今天在人大上讨论的内容,相对都是没有什么争议的。所以,时常就高票通过。"

"橡皮图章也能有意义"

不过,潘宇舟也强调,在谈到人大时,必须要区分人大全会和人大常委会。后者仅有175人,更有实权,其开会议政的次数也频繁得多。"和二三十年前相比,大部分重要决定都不在人大全会上作出,如今每年的全会也几乎不再通过法律修订案。相应地,这些工作都转移到了人大常委会进行,那里才是主要的工作场合。"

至于人大常委会能有多大的决策空间,潘宇舟认为,外人很难知晓,人大常委会也不会公布其投票数据。不过,潘宇舟同时也以今年初生效的新《环境保护法》为例,指出该法草案去年在送交人大常委会后,在多处进行了大幅度修改,最终方才得以批准颁布。

而在今年的人大全会上,潘宇舟猜测将着重讨论《立法法》以及《反恐法》;至于大家都关心的反腐,则依然是由党的机关--中纪委主导的政治运动,并非人大的工作范围。

换言之,人大全会依然是橡皮图章。但是,北大法学教授贺卫方却认为,人大全会的存在依然有其意义:"也许有一天,它还真能发展成真正的民意代表机关;而这取决于官方的政治体制改革进展,也有赖于公民社会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