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不合算,并构成巨大安全风险”
2015年3月10日(德国之声中文网)数年来,核电成本大幅上升。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因为,与此同时,所有其它能源技术、尤其是再生能源生产成本大幅下降。再生能源已成为竞争对手;不仅如此,在欧洲,电需求持续减少。对负债累累的核电站经营者来说,这是一个巨大问题。德国之声新近就此采访了1997年度替代性诺贝尔和平奖—正确生活方式奖得主、国际核问题专家施奈德(Mycle Schneider)。
德国之声:核电变得不合算了。可是,英国等现在依然计划新建核电站,这是什么缘故?
施奈德:历届英国政府都简单地把宝押在核电这匹马上,多年来从未有过理智的能源政策。核电越来越昂贵,伦敦政府却没有设计过明智的替代办法。所计划的欣克利角(Hinkley Point)核电站到底是否会动工尚在未定之数。而如果该核电站真的上马,那么,现在就可以确信,后代人将永远不会原谅现政府。
金融业态度如何?
今天,没有一家大商业银行愿意为核电站融资。在中国有个别项目,那只是少数例外。今天,所有评级公司对新核电站的投资都做负面评定;相反,退核行为则受到积极评估,例如,西门子。
说到英国,人们不妨试目以待,看看到底会有谁愿意投资。欣克利角核电站项目资金的10%要由法国国有康采恩阿海珐(AREVA)承担。然而,阿海珐自己也没钱。2014年,阿海珐经营总额为80亿欧元,亏空却近50亿。它怎么还能为欣克利角项目拿出钱来?一切都还在未定之数。
您有何种预测?
我相信,欣克利角核电站永远都不会并网发电。只是,英法两国政府已经走得很远,建设工作甚至还会启动。不过,我难以想象,在10年、12年或15年里会有哪一座核电站竣工。
指欧洲?
不限于欧洲。必须明白指出,根据现有市场经济条件,全球都不再能建造新的核电站。
在俄罗斯、法国、美国、中国以及日本,都有核电产业,关于全球范围新核电站计划的报道所在多有。事实如何?
新建项目少而又少,能够以此为生的核电企业廖廖无几。2014年年底,评级公司标准普尔将自诩为全球最大核电康采恩的阿海珐下调为“Junk(垃圾级)”;数天前,穆迪评级公司将俄罗斯核能康采恩Atomenergoprom下调为“Junk”。也就是说,金融界对不论哪个国家的核能企业都做出极糟糕的评估。核能企业没有光明前景。
核能产业失败了?
全球扩大核能的前景黯淡。无疑,核能不再有任何前途。但是,核能产业有着令人置信的强大利益集团。它投入巨资用于广告和宣传。现代宣传能够起作用。
怎么起作用?
这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宣传—涉及巨资。腐败在这里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有些人便指出,在中国,继续建造核电站的唯一原因就是贪腐。一名东欧腐败问题专家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事关核电,腐败风险尤甚。
全球范围,核电站平均寿命为29年。因此,有越来越多的老核电站要关闭、拆除。经营者们在这方面有足够资金吗?
这一因素迄今完全被低估。最大的问题之一是,众多核电站现在就应关闭。但是,许多经营者望而却步,原因在于,拆卸基金要比原计划早得多地建立起来,盈亏表必须清晰列出,一些经营企业完全有可能因此破产。
法国是全球核能先驱。您生活在该国。核能导致了何种结果?
政府、核能产业和民众都面临危机时代。这毫无疑问。法国把赌注只押在一张牌上,失败了。现在,核电昂贵了,电能收入不再能抵消经营成本。
它有多危险?
它是一枚对安全有着巨大风险的金融定时炸弹。这让我真正忧虑。国有核能康采恩阿海珐建造、经营核电,并负责从核辐射角度看世上环境污染最严重的核设施—拉哈格(La Hague)核废料处理设施。该设施将裁员500人。一旦财政崩溃,为继续求生存,阿海珐将使出浑身解数,到处节省开支。对必须拥有的最高安全要求而言,这不是好兆头。
因为核经济生存越来越艰难,危险也随之增加?
情况正是这样。我因此非常焦虑。过去数月里,在比利时,反应堆压力容器上发现了数千条裂纹。3年前,我们经历了韩国所发生的为成千上万核设施构件开具通过质量检测证书的丑闻,不少核电站因此必须停产。10年前,在日本也发生过一次巨大的造假丑闻,东京电力公司所经营的全部17个核电站都不得不停工。
现在,出现了全新的问题。在法国,在5个不同的核电站上空出现了不下40次的无人机飞行。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现象。是谁干的?直到今天也无人知道。政府称,没有危险,根本没把它当作一件事情。
您也了解全球能源经济,在这个领域出现了许多变化。未来数十年,我们会有何种经历?
我们正处在一个革命中。德意志银行、花旗银行、拉扎德(Lazard)银行和瑞士最大银行—瑞联等一些大银行新近的分析报告很有意思。根据瑞联的一项计算,到2020年,对许多人而言,屋顶上的光伏装置和太阳能飞机将变得合算。这样的发展将完全改变能源体系。
德意志银行预计,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家庭自己生产的光伏电已经比来自电网的电更合算。就是说,能源市场的未来规则将完全不同于今天。
对核能经济来说,它意味着什么?
大难当头。
(能源与核问题专家施奈德关注全球核能产业的发展已超过30年,是每年一期的“World Nuclear Industry Status Report《世界核产业状况报告》”的出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