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该让中国主办奥运会?听听运动员们怎么说
2022年2月4日(德国之声中文网)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今天(2月4日)正式开幕,但近期各界对于中国人权问题的关注,为这场冬季运动盛会带来不少争议和讨论,本文收录了多位运动员对于本次北京冬奥和中国主办方的看法。
英国自由式滑雪选手柯沃西(Gus Kenworthy)对于中国是否适合担任主办国表示质疑,他向媒体表示,“这样做可能会被认为愚蠢,但我不能闭口不谈”。柯沃西在2014年索契冬奥会上夺下铜牌,他说:“在去索契之前我们接受了媒体培训,特别是关于不要公开反对俄罗斯和当地反LGBTQ的法案。”现在,他认为应该让自己的声音被听到,柯沃西指出:“如果一个国家在人权问题上的立场令人不齿,就不应该有机会主办比赛。我知道奥运会对中国非常重要,他们在奖牌榜上总是名列前茅,所以我觉得对他们明确表达立场,可能就会产生一些积极的变化。”
对不良行为进行奖励
美国花样滑冰教练、前奥运选手理邦(Adam Rippon)认为,选择北京作为2022年冬季奥运会的主办方,就像是国际奥委会对中国在人权方面的不良行为进行奖励。人权组织长期以来批评中国以不人道方式对待其境内新疆地区的维吾尔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对此,中国则否认有关侵犯人权的指控,并称它反对将体育“政治化”。
理邦表示他“总是希望(奥运会)也能帮助主办国更好地发展”,但他也认为,“鉴于中国所有的侵犯人权行为,它确实让你质疑为什么他们仍然被允许主办这些奥运会?”这令他联想到了对不良行为的奖励。尽管理邦觉得中国将会举办一届令人惊叹的奥运会,也将尽可能确保每个人的安全,但这并不包含当事件涉及到人权问题时。理邦指出:“我认为国际奥委会有责任确保他们授予各国的奥运会能够成为运动员的安全场所。”
前美国越野滑雪运动员霍夫曼(Noah Hoffman)称,他为那些可能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就人权问题发言的运动员人身安全感到担心。国际奥委会先前曾称,任何形式的抗议都不得在比赛或颁奖仪式上进行,但奥委会随后再度表示,运动员可以在新闻发布会和采访中自由表达个人的意见。霍夫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为前往那里的运动员感到担心,因为在中国对言论的限制下,运动员将进入一个非常困难的境地。”他认为,在中国对于合法或非法言论的界线非常不清楚,从对彭帅事件的处理就能看出,对于决定公开反对中国的运动员来说,可能会遭遇很大的危险。
没有简单的答案
被问到是否会透过自己的影响力对中国人权问题发声,美国花样滑冰选手勒杜克(Timothy LeDuc)表示:“这个问题没有简单的答案。”勒杜克是第一个公开参加冬季奥运会的非二元性别运动员,即不承认自己的性别是男性或女性。他解释:“我们注意到发生在维吾尔人身上的可怕事情,前几天我在某个地方读到,这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被关押在拘留营和劳改营的人数最多的一次。我的意思是,我们看到的这些可怕的侵犯人权行为正在发生。当你读到这些东西时,会感到非常无力,因为你会想,‘我能做什么?’”
现年18岁、生于旧金山的中美混血滑雪好手谷爱凌(Eileen Gu)是相当被看好的夺牌强手,原为美国籍的她于2019年宣布转入中国籍,并于2022年代表中国参赛。她曾在社群网站上写道,“这对我来说是个非常艰难的决定”。她表示,希望此举可以“激励我母亲出生地的数以百万计的年轻人,尤其是年轻女孩”;并想透过滑雪“促进共同理解、建立国家之间的友谊”。前金牌滑雪女将荷戴克(Jen Hudak)则认为,谷爱凌来自加州(旧金山)而不是中国,她的决定看起来有一点投机。
体育和政治
对于北京冬奥的相关争议,德国冰球队长穆勒(Moritz Müller)指出,体育经常被用于支持政治。他在受访时表示:“我认为体育又被用来做其他事情以表明立场了,这其实并不是体育的任务。这单纯就是奥林匹克运动会。而我是一个即将飞往北京打冰球的运动员。体育经常被滥用于支持政治目的,或是修补以前在其它层面出错的事情。解决这个世界上他们无法加以影响的问题,不该是体育和运动员的事。 ”对于运动员是否应该为人权发声,穆勒表示,“这应该由每个运动员来决定是否想批评,如果我们愿意,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而且会说出我们的想法。但不应该把它视为奉命行事。”
不过,德国男足国家队前队长拉姆(Philipp Lahm)对体育和政治的关系则有另一番见解。拉姆曾于德国《时代周报》上撰写了一篇题为“在体坛也可以说不”的专栏评论。他在文中立场鲜明地指出,在如今这个时代,体育就是政治,因此体育明星绝对不应该彻底置身于政治之外。拉姆在文中也提到:“体育大型赛事能够引发巨大的关注,足球尤其如此。不管是欧洲赛事还是全球赛事,如今都会让所有参赛者都牵涉到劳工权益、人权议题中去,就像在卡塔尔和中国那样。”
© 2022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