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内瓦公约”:野蛮游戏中的文明规则
2004年7月27日140年前,即1864年,在日内瓦首次诞生了一项旨在改善战地伤病员状况的国际协定-“改善战地武装部队伤者病者境遇之日内瓦公约”,这一富有人道主义的想法来自一个名叫亨利-杜南的瑞士人,也就是国际红十字会的创建者。几年前,他在意大利北部的索弗利诺镇亲眼目睹了战场上伤兵的悲惨境况,对战争给人们造成的苦难深感震惊。杜南呼吁不要战争,而战时则不分敌我,向敌对双方派出救护团体。
动用了大批机枪和坦克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显示出现代战争给人类造成的更为灾难性的后果。1929年,当时世界舞台上的一些重要国家在日内瓦联合签署了又一部旨在保护伤员及战俘的国际公约。然而历史证明,这项公约显然不可能预见20世纪带来的更为深重的战争灾难,仅仅10年之后,第二次世界大战便爆发了。
1949年,国际社会吸取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惨无人道进行种族大屠杀的教训,就一项新的日内瓦公约达成了一致。根据这项公约,战争中不仅伤员和战俘,那些没有武器、不参战,但却深受战争苦难的平民也应受到保护,以避免他们惨遭杀戮、虐待和强奸。
“日内瓦公约”的监督者、国际红十字会发言人魏斯特法尔说:“现行的‘日内瓦公约’规定,平民不应受到袭击,军事和平民目标应稍加以区别对待,独立的人道组织应被允许进入战争地区为平民提供救援。”
红十字会成员的任务包括探望战俘,帮助离散家庭团圆,组织运送救援物资等。不过,魏斯特法尔承认,这一组织的能力还是有限的。
“当然,我们是一个没有武装的人道组织,只有战争各方都同意的情况下,我们才能展开工作。我们不可能凭借自己的力量执行战争法。这一直是敌对各国法庭管辖的范围。这一点在公约中也清楚地写明了。”
尽管日内瓦公约中有明确规定,但鉴于目前发生的以及21世纪可以预见的冲突,仅仅凭借公约是不可能为平民提供足够保护的。阿富汗、哥伦比亚或苏丹的军阀混战以及地区性的血腥大屠杀使国家首脑们签署的种种条约越来越显得毫无价值。在国家分崩离析的时候,如何实行人道保护便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1949年签署的“日内瓦公约”显然已经不能为这个问题提供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