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携手同行而非相互对峙

泽林2014年9月24日

德国之声专栏作者泽林认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上周的印度之旅显示,两国间的经济合作可以淡化政治纠纷和竞争关系。

https://p.dw.com/p/1DJjD
Chinas Präsident Xi Jinping in Indien Premierminister Narenda Modi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AP/Press Trust of India

(德国之声中文网)生日也可以这么过:先在印度西部的萨巴尔马蒂河畔散步,然后在充满民族情调的帐篷里享用晚餐。身旁伴陪的一直是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上周,印度总理莫迪就是这样庆祝了他的64岁生日。习近平送上了怎样的礼物并不为人知,但他们二人为今后岁月达成的共识,让莫迪足以将之视为小小的政治成就。

同印度相比,中国超前

在过去年间,这两个人口最多的大国,无论他们的领导人在怎样的场合会面,两国进行比较的基数都可谓一目了然:论起人们的基本生活条件,一党专制的中国领先民主制的印度至少10年。根据去年的数据,印度有17%的人口不能过上温饱的生活,在中国同类数据是9%。中国的文盲占人口的5%,印度文盲比例则是19%。人口的预期寿命,印度为66岁,中国要多加10岁。不过,作为经济改革者的莫迪决心缩小以上差距。他也正是因为这一雄心壮志而当选印度总理。他的政府获得的支持比例是1984年以来最高的,而这也是改变印度现状的良好前提。

在莫迪的改革计划中,中国扮演了重要角色。中国已是印度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双边年贸易额目前已超过650亿美元,预计2015年前突破1000亿美元。中国希望同印度加强在金融、基础建设、贸易等领域的合作。同在其他地区一样,中国在印度也遵循着一个主旋律:向该国的建设施以援手,化解两国之间的冲突。

中国在印度大举投资

正因如此,习近平上周多次同莫迪握手示以庆贺:中国同印度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定,其中包括未来5年内,中国将其在印度工业和基建领域的投资提高至200亿美元,修建两座工业园、扩大铁路网,中印双方甚至还制定了在航天领域的共同计划。

Frank Sieren Kolumnist Handelsblatt Bestseller Autor China
德国之声专栏作者泽林图像来源: Frank Sieren

印度希望以邻国成功的经济模式作为样板,这意味着,今后也将以出口为经济核心,今后5年内,印度将其在世界贸易中的比例提高50%,按照莫迪的说法这就是:销售到各地,生产在这里。不过,即便这个计划得以实现,印度也还是无法赶上中国:2013年中国出口商品的总额几乎是2万亿美元,相比之下,印度只达到3300亿美元。

中国必须更多地对印度开放

莫迪的计划是否能实现也取决于中国,该话题也是莫迪与习近平交谈时的批评内容之一。对印度产品而言,中国市场仍然处于关闭状态,这也是导致2007年至2013年印度在印中贸易中出现高达1690亿美元逆差的原因之一。习近平承诺改善该领域的现状:今后印度将允许向中国出口更多的药品等产品。北京在中国经济的敏感地带向印度作出让步,尤其显示了中方的诚意。

很明显,无论是习近平还是莫迪,都在努力使其交往保持和谐的气氛,因为在亚洲两大对立阵营中,不乏争议和不快。让中国深感不快的比如有,印度仍在为达赖喇嘛提供海外居留地,虽然他的支持者们得不到长期居留权。新德里同北京之间存在着军事竞争关系,印度试图通过购买军火实现同中国达成某种军力平衡的局面,因此印度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更多地进口战争器械,而中国则在提升军费开支。此外,中国企业在斯里兰卡和巴基斯坦用于建设港口的投资,也让印度政府心中生疑。就在访问印度前夕,习近平在斯里兰卡参观了一个中国企业承建的港口。这类建设项目在新德里看来,都是中国在试图对印度进行更严密的海上控制。

挑衅的行动,和解的言辞

数十年来,中国就一直在同印度争执3500公里长的边界线的走向。习近平访印期间发生的边界摩擦事件,令人想起乌克兰冲突的一幕:印度媒体报道,大约1000名中国士兵向印度边界挺进,并试图在那里修筑一条公路。不过事后,在同莫迪的谈话中,习近平使用了和解的言辞,莫迪也接着表现出乐观,说一定会找到解决方案。

习近平和莫迪的行为都不令人惊奇,因为他们双方都不希望损害尚且年轻的中印伙伴关系。恰恰是上周的习莫会为此提供了佐证,即中国龙和印度象不希望发生纠纷,而希望从对方获取经济利益。对亚洲地区而言,如果中国之外出现另一个可与之进行经济抗衡的大国,无疑是一个健康的发展。

弗朗克·泽林(Frank Sieren)是德国之声的专栏作者,在北京生活了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