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枪击案:网络传媒的利与弊
2016年7月23日(德国之声中文网)周五(7月22日)晚上,在尚无一家电视台的记者及时赶到慕尼黑枪击案现场时,有关枪击案的消息已经成为一家媒体醒目的大标题:慕尼黑奥林匹克购物中心发生枪击案的消息在推特或者脸书等社交媒体迅速传播。与尼斯或者奥尔兰多袭击事件在网上的传播一样,慕尼黑枪击案也清楚地表明,网络作为实时媒体也蕴藏着危险。
不过我们可以先来看看社交媒体积极的一面。在慕尼黑发生枪击案时,警方全副武装出动搜寻案犯。慕尼黑警方的情报工作在网上受到广泛赞扬。报道说,警方试图通过其推特帐户,最大程度地增加案件的透明度。公民和记者也都通过推特帐户将有关遇难者人数或者案情最新发展情况用英、法或土耳其文迅速上传到网上。网友对警方的工作给予赞扬和由衷地感谢。
寻找留宿地点
案件发生后,网络上除了#muenchen(慕尼黑)和 #oez(奥林匹克购物中心)这两个关键词使用最多之外,推特上还更多地出现了"打开大门"(#offenetür)这一关键词。枪击案发生后,网民对惊慌失措的路人提供帮助。网民可以使用推特通过适当的关键词找到安身之地或者临时过夜的地方。
Facebook 社交网站也为慕尼黑人开启了"Safety Check"服务功能。网民可以通过这一服务功能向所有亲朋好友报平安。尼斯或者巴黎发生恐怖袭击事件之后,Facebook社交网站就曾启用这一服务功能。
网上传播假图片
但是互联网的弊端也很快一目了然。有关慕尼黑枪击案的首批报道还未出现,推特网站上就出现了所谓的奥林匹克购物中心的图片,而且可以看到死、伤者。这些未经查实的图片在网上迅速传播,甚至还被一家电视台转载。实际上,在这种情况下迅速登出的图片常常不是老照片就是假图片。
不过,也有现场拍摄的图片和画面在网上被公布,并给警方带来麻烦。警方也一再呼吁网民不要将照片和视频发送上网。因为凶犯可以通过这些图片和画面清楚地了解警察所在的位置。
目击者视频上网
尽管如此,仍有目击者将很多现场拍摄的视频发送到网上。一段视频就显示,一名男子在一家快餐店前多次射击。另一个视频显示一名男子在购物中心旁边的停车场屋顶来回跑动,与居民对话,后又开枪射击。
显然,两个视频中展示的男子均是作案枪手。现在,警方请求网友将录像交给调查人员以便尽快澄清案件。
尤其令警方恼火的是可以现场直播的视频应用程序。比如,凭借名为Periscope的手机应用程序,行人可对奥林匹克购物中心周边的警力部署进行数分钟的现场直播。一位慕尼黑人的类似视频直播赢得85万观众。
阅读文章更方便!给[email protected]发送一封空白电子邮件就能得到软件和相关信息!
阅读每日时事通讯,天下大事一览无余!给[email protected]发送一封空白电子邮件就能完成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