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德语媒体:“我的恐惧和不安映射了这个国家”

石涛2015年5月16日

中国艺术家艾未未接受德国《明镜周刊》专访,谈到生活在柏林的6岁儿子以及中国政府对维权人士的打压。此外该刊还分析了德国质量检测杂志Ökotest进军中国市场所面临的机遇和风险。

https://p.dw.com/p/1FQlR
Porträt - Ai Weiwei
图像来源: Getty Images

(德国之声中文网)中国艺术家艾未未因为触怒北京当局而无法出境。人权组织大赦国际授予他"良心大使"称号,但他本人却无法出席在柏林举行的颁奖仪式。《明镜周刊》(Der Spiegel)为此在最新一期刊登了对艾未未的专访。

该刊记者在访谈中首先与艾未未聊起了他生活在柏林的6岁儿子,由于艾未未无法得到护照,因此不能前来德国与儿子相聚。艾未未表示,作为一个父亲,与儿子如此相隔两地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其实欺负你的人过得也不比你好',他不久前曾这样对我说,'你不得不躲避他们,而他们则不得不跟在你后面跑。'这句话真的让我的情绪振奋了一些。我的恐惧、我的不安全感其实只是映射了这个国家的恐惧和不安。"
记者问艾未未,如果要在中国诸多人权案例中特别提出一个,他会选择谁。艾未未的答案是浦志强。艾未未认为,浦志强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做事审慎周到的律师。只是因为不愿忘却1989年天安门广场上发生的事情,因此遭到当局拘捕。

Der Sohn des chinesischen Künstlers Ai Weiwei, Ai Lao
艾未未之子艾老图像来源: DW/Heike Mund

"现在他已经被关押一年,被指控犯下严重罪行,却根本没有相应证据。他的案例可以显示,中国有朝一日会变成什么样子:究竟会不会成为法治国家?"
《明镜周刊》采访记者随后指出,中国政府以前在人权议题上处于守势,而现在开始提出反诘:美国不是也有种族主义事件?艾未未认为,美国的种族歧视现象令人不齿,但那里至少可以就此公开讨论。
"中国的发展还在完全不同的阶段,这里经常出现侵犯人权的事情。不过我们也看到有所改善。不久前庆安火车站枪击事件遭到曝光,警察打死一名男子-就在其孩子的眼前。现在对这名警察进行公开调查,这在以前是根本不会发生的事情,绝不会!互联网形成了政府无法忽视的压力。"

Chinas Verbraucherportal Okoer
ÖkoTest的中国版“优恪”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S. Scheuer

来自德国的质量检测
《明镜周刊》本期内容中除了艾未未专访之外,也提到了进军中国市场的德国老牌质量检测杂志ÖkoTest。名为"优恪"的中文版网页已经正式上线。
"商业模式是这样的:中国和德国专家一起在中国进行采购-食品、化妆品等日常用品。样品密封后送往德国的检测实验室,按照欧洲标准进行测试。测试结果会与同欧洲不尽相同的中国产品标准进行比对,然后公布在互联网上。"
文章写道,中国中产阶层不断壮大,他们手中有钱,对于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层出不穷的产品质量丑闻更是让他们的信任感日益流失。
"迄今为止,只有国家媒体就顾客们的愤怒进行报道;而大部分情况下,外国品牌得到的评价尤其差。中央电视台每年年初播送的消费者节目臭名昭著。过去几年里,他们把奔驰、苹果和阿玛尼等高档品牌当成靶子;报道中充斥着负面案例,却少有分析。"
资深媒体人罗昌平出任优恪CEO,他说服德国人将"优恪"打造成一个网络化的平台,而非传统杂志。理由是,中国传统媒体被审查机构牢牢掌控,毫无空间。
"因此,优恪(OKOer)没有以杂志的形式面市,同时也不仅仅是一个网站或是微博,而是同时在好几个聊天平台上登场亮相。紧盯中国记者的审查机构促使他们想出了新的点子。"

编译自其它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