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媒体:德国经济继续依赖北京将会多可怕?
2022年3月25日(德国之声中文网)德国电视二台网页发表经济评论文章《从俄乌战争中得来的教训:我们可以对中国有多大的依赖性?》。文章提出问题,如果北京决定就像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一样入侵台湾,欧洲和德国该如何作答?
文章写道:"答案发人深省,因为届时德国会遇到更大的困难。与俄罗斯不同,到时候涉及到的不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问题,而是涉及高科技,也就是一种更为重要的依赖性。"
文章指出,默克尔执政时期在德中"战略伙伴关系"下,中国一跃成为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两国间年贸易额达到2450亿欧元。"但同时这也导致形成了一种危险的对华的幼稚与天真,现在德国恐怕为此会吃到苦头"。
文章写道:"例如,如果与中国发生冲突,德国汽车工业对中国市场的依赖性所导致的动荡将比目前如果对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采取禁运造成的后果要严重得多。"
文章指出:"几天前,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背景下,德国外长贝尔博克宣布将推出新的国家安全战略。其中一个重要章节将是新的中国政策。有一点似乎已经很清楚:与默克尔(对华)政策相比将会出现大的转折。这是否最终会导致减少对北京的依赖,是否会从危机中汲取教训,还有待观察。"
瑞士媒体《巴塞尔报》发表一篇以《北京对普京的忠诚度会持续多久》为名的文章点出,北京政府向国际社会以及对其国内民众差异极大的两面作法。
文章以中美元首通话开头,引用习近平称美国和中国必须承担他们的国际责任,为世界和平与稳定而努力。 “中国国家主席的话起初让人感到乐观,反映了许多观察家对北京的期望:一个和平的调解角色,可能为灾难提供一条出路。”
不过,中国国内媒体所呈现的乌俄战争并非如此,文章写道:“任何通过中国电视节目或阅读官方媒体的人都会很快注意到,这和习近平在与国际伙伴的会谈中所采用的语气完全不同。虽然中国在国外以和平缔造者自居,但官方媒体在国内却扮演着纵火犯的角色。”
作者继续解释:“自乌克兰战争开始以来,中国官方媒体几乎毫无保留地采用俄罗斯的宣传,谈论‘特别行动’或‘乌克兰问题’。在中国外交部的许多声明中,乌克兰听起来甚至不像是个独立国家。在习近平和拜登会谈前不久,《环球时报》援引一位匿名政府官员的话,称美国是危机的 ‘始作俑者’。最近几天,虽然增加了对乌克兰悲惨现状的报道篇幅,但叙述的内容大多是一样的:在中国提供援助的同时,美国也在运送新的武器。”
“从中国网络上的网民评论中不难看出,北京建立的叙述已经扎根:美国挑起了乌克兰的战争,华盛顿是与俄罗斯进行代理人战争的发起者。当乌克兰人在总统泽连斯基手下受苦时,世界幸运地拥有普京,他勇敢地挡住了战争狂美国的路。”
文章指出,北京似乎利用乌俄战争,应对同美国的竞争关系,“但这种平衡行为已经成为一种风险。即使中国现在正试图采取柔和的语气,但该国的形象已经遭受了巨大的损害。”作者认为,在习近平领导下,中国咄咄逼人的外交政策,以及香港、新疆和台湾等地的局势,将使人们对东方力量的不安日益加剧。
文章结尾提到:“如果北京的战略失败,很可能也会产生国内政治后果。中国经济正在减弱,对俄罗斯的制裁正在对全球经济造成压力。北京自己必须不惜一切代价避免西方的制裁或日益孤立的局面。”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 2022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