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媒体

德语媒体:对华贸易不是单行线

2024年2月13日

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侵略战争后,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严重依赖,曾一度令德国陷入被动。为了不让这样的悲剧重演,德国朝野也在就如何调整对华经贸关系吵得喋喋不休。

https://p.dw.com/p/4cLyy
Symbolbild EU - China
图像来源: Jason Lee/REUTERS

(德国之声中文网)《法兰克福汇报》发表评论称,过去数年当中,中国共产党曾一再将贸易政策作为外交武器,向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台湾政府施加压力。欧洲和德国现在也非常担心,北京有朝一日也会用同样的要挟手段对付欧洲。这篇题为《贸易不是单行线》的评论写道:

"在相关的政治讨论中,人们往往忽略一个事实,那就是,对中国的种种抱怨和指摘其实并非基于地缘政治的考量。而是因为中国的很多产品,正在从数量和质量层面上,形成货真价实的竞争压力。即便中国是一个完美无缺的民主国家,德国的太阳能电池板或电动车制造商们也同样会满腹牢骚,也同样会动员欧盟去启动反倾销程序。在很大程度上,人们对中国的担忧,主要是因为对方是强有力的经济竞争者,而并非因为对方是个独裁大国。

其实这类担忧也并非新生事物。曾几何时,人们也曾认为日本、香港和韩国构成了'黄祸'。而现如今,这样的担忧早已烟消云散。在很多领域,充满活力的亚洲国家已经赶上、甚至超越了僵化的德国。也正因为如此,同上述国家的经贸往来给德国人带来诸多的益处。同中国的经贸关系,也同样如此。

前不久发布的两项重要调研中,德国经济学家们试图对与中国经济脱钩的成本给出较为详尽的答案。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以舒勒拉克(Moritz Schularick)为首的团队在一项模型推算中得出结论,即如果世界被划分成西方、中国和中立国家三个阵营,那么,德国将蒙受惨重经济损失。短期来看,将出现类似于疫情第一年那样的经济萧条,而长期来看,德国的富裕程度则将持久下降1.5个百分点。相比之下,如果同中国的贸易实现部分脱钩则代价会低一些。这样的经济代价是高是低,或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这份调研报道的重要之处在于,它揭示了企业和国民经济对经济困境的适应能力。"

评论指出,2010年钓鱼岛主权争议引发中日关系紧张后,中国开始禁止向日本出口稀土。但效果却适得其反,日本不仅很快在其他国家找到了替代货源,而且还找到了节约稀土原料或为稀土产品寻找替代材料的可行方法。因此,中国的禁运措施并没有对日本造成真正的冲击。

"德国联邦银行也在一份调研报道中分析了同中国脱钩或中国发生经济危机时,可能带给德国的风险。由于中国是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因此,一旦中断同中国的商贸关系,贸易、投资以及德国各大银行的账目都将面临风险,这一点倒也不足为奇。

但联邦银行的一项小提示却显得更为重要,那就是,在贸易和技术领域,中国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西方工业国家。贸易永远都不是单行线。中国希望将产品销往西方,那么该国也必须购买西方的产品。西方的贸易斗士们必须对此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而不是只将中国视为地缘政治敌手。毕竟,只要西方的产品质量出众、技术一流,中国就会对西方产品产生兴趣。"

随着玫瑰星期一花车大游行的结束,德国莱茵兰地区一年一度的狂欢节目前已经接近尾声。《科隆城市报》详细介绍了世界各国欢庆狂欢节的不同习俗,其中也谈到了中国。文章写道:

去年秋季,上海年轻人在欢庆万圣节。
去年秋季,上海年轻人在欢庆万圣节。图像来源: CFOTO/picture alliance

"尽管中国人并不过狂欢节,但任何狂欢节却都离不开中国。德国的狂欢节就同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至少从经济层面上是这样。狂欢节所需的各类产品中,四分之三以上都是从中国进口的。很多人狂欢时穿戴的各类奇装异服,是用来调侃官僚阶层的。但在习近平治下的中国,这类调侃却几乎是人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去年秋季,中国还确曾发生过这样的事情:万圣节这一天,上海的年轻人在前法租界的弄堂里搞过一次化妆游行,他们当中有人装扮成监控探头,更有甚者,还有人装扮成维尼熊的模样。对圈内人士来说,这可是对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的恶毒攻击,因为有人说习近平的相貌同这个迪斯尼卡通形象有几分神似。"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2024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