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媒体:北京之意不在反垄断
2020年12月28日(德国之声中文网) 杜塞尔多夫出版的德国《商报》以"对阿里巴巴和腾讯强硬,北京做得对"为题,刊评指出,中国政府早就应该出手治理互联网巨头的垄断问题。文章指出,阿里巴巴、腾讯和他们的美国同行一样,都非常善于迅速制造既成事实;不同之处则在于,西方国家政府好几年前就开始出手束缚科技巨头的权力,但中国政府非但没有这么做,反而还有针对性地将潜在外国竞争对手阻挡在中国市场之外,放任阿里巴巴、腾讯在本土市场形成垄断。
"现在,这一切都将改变。北京当局宣布了一系列限制科技企业权力的监管措施。不久前,中国当局喊停了蚂蚁金服的上市计划。北京一度非常赞叹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华为的业绩与创新能力,因此对这些企业的监管十分宽松。在网约车、外卖等行业,这些巨头通过不断并购,已经构成了事实上的垄断。可是北京却迟迟不出手反垄断。"
"一直到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公开抨击北京当局、向中共叫板时,中国政府才改变了主意。目前看来,主要是阿里巴巴以及腾讯这两家企业被要求加强遵守规则、不得在各自平台上进行排他性操作。比如,在阿里巴巴的电商平台上,用户无法使用腾讯的支付业务进行付款。腾讯的平台上也同样难以使用阿里巴巴的服务。"
"在本土市场上,北京对科技企业加强监管,这是非常重要也是正确的举措。可惜的是,种种迹象表明,中国政府关心的并不是维护市场竞争、保护消费者利益。中共更主要的动机其实是:决不容忍在国内出现像当今科技巨头那样的、不受当局直接管控的实力玩家。"
慕尼黑出版的《南德意志报》刊登了一篇题为"多点法槌、少点狗肉"的评论,关注了孙杨案的最新进展。文章注意到,瑞士联邦最高法院裁定国际体育仲裁庭的禁赛8年判决无效,其原因与体育本身无关,而是因为首席仲裁官、意大利前外长弗拉蒂尼(Franco Frattini)曾经在推特上将吃狗肉的中国人骂作"杂种"。作者指出,纷乱繁杂的表象背后,这起案件的真正重点在于:在分崩离析的当今世界,体育是否能够成为为数不多的全球一体化司法的领域?
"国际体育仲裁庭公开审理的这起案件,恰恰暴露了这一点:各说各话、互不理解。一方在强调规则,另一方则是孙杨及其中国支持者,他们坚信孙杨没有做错什么,认为自己占理。在新浪微博上,孙杨的3300万粉丝也是这样认为的:他们将庭审视作西方针对中国人民的阴谋。"
"(国际)法庭究竟应该是做什么的?这个问题在国际上并无共识。不仅仅在中国,土耳其人、波兰人、甚至坚信特朗普才是胜选者的部分美国人都对上述问题有着自己的认知。他们认为,法庭必须贯彻他们的理念。如今,位于荷兰海牙的国际刑事法庭有名无实,位于瑞士洛桑的国际体育法庭也绝非什么完美的机构,而是依附于国际奥委会的组织,有着大量缺陷。但是,不论如何,总算还是存在这么一个法庭,它是规则的捍卫者,全球所有参加体育赛事的人都必须尊重这个法庭。"
"所有人适用同样的规则,所有人对规则具有同样的理解。至少在体育界,这一原则长期以来得到践行。现在,国际体育仲裁庭必须要组成新的仲裁员团队来审理孙杨案。但愿重审的案件能回归法槌,而非围着狗肉转。"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 2020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