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媒体:依赖关系让道德批评失去作用
2021年3月24日(德国之声中文网)中国此次制裁的欧洲4个机构当中,墨卡托基金会中国研究中心的名字赫然在列。《法兰克福汇报》周三(3月24日)发表“若不与北京齐声合唱,将受到惩罚”的文章。该文写道,这个研究中心并非以过度批评中国而闻名。这家欧洲最大的对华研究机构在其网站公布的研究成果有着以下标题:“布鲁塞尔在西巴尔干留下的空隙,北京来填上”,或者“新冠病毒追踪应用:中国的这些应用为什么大受欢迎?”对中国议题感兴趣的欧洲人,一定迟早会读到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的分析论文。
文章写道,“该中心主任Mikko Huotari称此次制裁是一种‘威慑’,一些研究分析结果可能对中国权力机构中的某些‘重要人士’而言很不舒适。‘我们大概被看作是对欧洲讨论议题具有影响力的机构’ 。从北京宣布制裁的文字中,无法判断哪些同研究中心有牵连的人将被禁止入境中国。该研究中心的顾问团成员包括Thomas Bagger,他是德国总统府外事部负责人。”
“作为对周一欧盟制裁中国官员的反制行为,中国政府宣布对8名欧洲议会议员、2名研究者以及4个机构采取禁止入境的惩罚。被制裁者中,有多名属于欧洲最好的中国通,在有关中国的议题上享有指导性话语权。如果他们长期不被允许前往中国的话,沟通的渠道将被关闭,对原本复杂的中国政治局势的观察与了解,将进一步受到限制。”
放弃道德,或放弃生意
《世界报》主任记者Sascha Lehnartz撰文指出,只要德国对中国存在依赖关系,任何的道德批评都于事无补。
“欧盟迄今奉行了一套三位一体的中国战略,去年年底,一份题为‘欧美全球转变新日程’的纲领性文件出台,人们读到,对欧盟而言,中国是‘合作领域的谈判伙伴,经济领域的竞争对手,体制上的敌对者。’
作为开放型社会以及市场型经济,欧盟和美国在‘中国不断增长的国际自信构成战略威胁’的问题上态度一致,虽然欧美在‘什么是正确行动’上意见不一。
欧中投资协议便是这一意见分歧的例子。欧盟在德国结束理事会主席国任期前,由默克尔总理主导,匆匆同中方签署了这份投资文件,对候任总统拜登团队的协调请求置若罔闻。”
作者认为,世人皆知,投资文件不是用来束缚中国遵守人权准则的。中国在人权问题上甚至不愿同西方展开对话,对任何形式的批评中国都做出进攻性回击。
“欧盟对4名在新疆进行系统性迫害维族人的中国官员做出的制裁,事实上相对缓和,更富于象征意义。即便如此,北京祭出对10名政客、学者以及4个机构的强硬措施。
回应的语气不容置疑地告诉人们,北京怎么看待欧盟这一迫使中国规范的企图:他们认为这是不能容忍的干涉内政。中国政府呼吁欧盟改正错误,如果再犯,将会采取进一步措施。”
作者写道,中国会利用其经济实力伸张其地缘战略利益。中国的“全球战略目标是提高对方的经济依赖程度”,不能摆脱这一诱惑的国家,迟早要为此买单。德国的情况是,在中国活跃着5200家德国企业;欧盟对华出口中有一半来自德国,因此,“德国的出口经济对葬送这样一份账目清单,以换取道德激情,实在提不起兴趣。”
问题是,欧盟将怎样执行对华“三位一体”战略?作者指出,“可能这将意味着,中期看,将告别传播普世价值的思维,反正中国领导层根本不信这一套。这还意味着,或者放弃道德理念,或者放弃同中国做生意。”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 2021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