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媒体:中国与美国、印度必然开战?
2017年9月25日(德国之声中文网) 愈演愈烈的朝鲜危机,其实反映的是中美两国之间的利益冲突。就这个话题,瑞士《新苏黎世报》以"修昔底德陷阱:美中之间会爆发武装冲突吗?"为题,刊发了一篇由德国里根斯堡大学国际政治教授比尔林(Stephan Bierling)撰写的客席评论。
文章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从一个赤贫国家成长为一个经济超级大国,2050年其经济总量甚至还有望超越美国,取代其维持了整整180年的经济老大位置。"经济重心的如此剧变,总是会产生政治上的影响,尤其是崛起的国家即将超越既有的霸主之时。从历史来看,这种形势下非常容易产生冲突。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在描述公元前5世纪爆发的伯罗奔尼撒战争时写道:'使战争不可避免的原因是雅典实力的增长和因此而起的斯巴达的恐惧。'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艾利森(Graham T. Allison)在他的新书《注定要开战:美国与中国能否避开修昔底德陷阱?》中分析了过去500年间总共16场相似的对立,发现其中有4场是以战争收尾。艾利森教授认为,美中两国在今后几十年间很可能会发生军事冲突。"
文章之后提到了中国的军力正在迅速追赶美国。"一个国家只有在对现状不满时,才会在其军备上投入如此多的资源。其结果就是,如今的中国已经成为了美国必须严肃对待的军事对手。危险的是,中国还想要打造一个'大中华民族国家'、拓展其海洋疆界,只要在遥远的礁石上发现一块刻着汉字的古代石片,北京就会对其提出领土要求。"
"能导致武装冲突的场景还有许多。最危险的自然是眼下金正恩用导弹和核弹引发的不断升级的危机,它正在让美中两个大国滑向战争。几年来,华盛顿一直努力想和北京打造一份共同的应急预案,为平壤政权的突然崩溃早做准备。预案内容包括:届时谁派遣特种部队进入朝鲜占领其核武库?如果美中两国都出兵,如何避免双方军队不发生摩擦?迄今为止,北京方面并没有积极回应美方的这一接洽。中国人很可能是在担心朝鲜会认为其背叛。"
作者还指出了黑客袭击、贸易冲突同样可以引发军事对立,随后开始分析能够阻止美中之间爆发战争的因素。比尔林教授认为,中国与14个邻国接壤,其中俄、印、巴、朝四国还都拥有核武器,许多邻国还拥有美国等大国的撑腰,因此北京若要军事冒险,必然会顾此失彼;因此中国更倾向于用温和的方式,逐步化解美国打造的以民主与人权为基石的世界秩序,替之以强调国家主权、不干涉内政的新型多边体系。
"上海合作组织、金砖五国会议、亚投行、'一带一路'规划都服务于将中国的经济实力转化为政治实力这一目标。北京更愿意一点一滴地逐步拓展影响力,而不是走直接对抗霸主的路线。况且,特朗普总统反对自由贸易、反对现有国际组织的立场,正中北京下怀。"
"而最主要的能够阻止美中军事冒险的因素,还是核武器。美国有800枚洲际核导弹,中国则有约100枚,两国都因此具备有二次核打击能力。这意味着,即便其中一国遭到了对方核武器的突然袭击,依然能够用手中剩余的核武器毁灭对方。历史上,两个核国家之间还从来没有发生过战争。即便是破坏国际法的扩张主义者习近平、抑或是冲动行事的政界狂人特朗普,也依然逃脱不了核威慑之流氓逻辑。"
瑞士《金融经济报》则以"中国与印度之间的巨人决斗"为题,刊发评论指出,中国正在中亚地区拓展影响力,而印度则被边缘化;两个人口都超过10亿的大国对于全球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其优势固然可以互补,但是两国的利益却不尽相同。
"要是只看经济总量,中印之间的角逐似乎已经见分晓。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本年度中国的购买力平价GDP总量将达到23万亿美元,而印度则只有9.5万亿美元。不过,印度正持续保持着更高的增长率,其人口结构也更为健康,因此这一差距预计将会缩小。中印两国的产业优势也并不相同。印度经济更加注重服务业以及IT业。理论上,两国经济具有不同的优势,能够让双方形成互补关系,从而在睦邻友好的基础上巩固双边利益。要是印度与中国之间能够形成良性的经济竞争,这当然对全球经济有好处。中印两国将不仅仅能形成聚合力,还能带来相当的成本优势。"
文章还指出,随着中国的战略触角延伸向印度洋,中国与印度之间的利益冲突也在不断增加。中国正在大力提升同印度世仇巴基斯坦的伙伴关系,打造中巴经济走廊、投资扩建瓜达尔港。"中国历史上有不少'超级工程',比如长城、京杭大运河,反面的例子也包括毛泽东的'大跃进'。邓小平时代开启了史诗一般的改革开放,而如今的'一带一路'规划则彰显了北京要让丝绸之路重生的雄心。"
"今年初,首列发自中国义乌的货运列车在经历了17天的旅程后抵达英国。加强中欧之间的铁路运输,其目的显然不仅仅是让中国产品更快、更便宜地进入欧洲市场,更在于打造一条不受制于海上航线的商路。印度正警惕地关注这一动向,却受困于地理位置而无法参与这一进程。中国在中亚大举拓展影响力,印度则被边缘化。而随着印中边境争执暂时平息,新德里对北京能够形成的干扰也非常有限。"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