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媒体: 欧洲错失机遇 中国乘虚而入
2022年12月19日(德国之声中文网)杜塞尔多夫出版的德国《商报》以"未被利用的充满机遇的大洲 - 如果我们不去投资,中国人就会去"为题,刊发评论抨击了许多忌惮风险而不愿去非洲经营的德国企业。
"混乱、战乱、腐败的地方不适合投资,许多企业因此都持保守态度。对于他们而言,非洲有太多陌生而危险的东西,他们不愿把钱投向那里去冒险。"
"但是,这也让德国经济界长期以来对非洲经济机遇的赞誉成为了空谈。到头来,经济合作的机遇被措施,中国、俄罗斯以及海湾国家将会乘虚而入主宰非洲生意。"
作者呼吁,德国经济界应该做好自己的功课,首先就要充分了解非洲各国国情,而不是把"非洲"当作一个国家。文章还批评了德国企业家总是想让国家承担一切风险的做派,指出一切投资都是要自担至少一部分风险。
"事实上,不去非洲才会面临更大的风险。当今世界,和俄罗斯做生意已经不可能,和中国做生意则会陷入依赖中国的风险,欧洲本土经济则在衰退,因此我们亟需其他选项。"
德国《焦点杂志》以"欧洲迈向气候中性,中国仍然坚持依靠煤炭"为题,刊发评论指出,尽管中国在大举投资清洁能源,但是对煤炭的投入规模也依然巨大无比。这一方面造成了全球碳排放居高不下,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欧洲人需要面对中国的不对等竞争优势。
"中国也同样在大举投资电动汽车、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但是,与欧洲本质上不同的是,中国人依然赋予经济增长较之气候保护更高的优先级。在党代会开幕式上,习近平就提到要'积极谨慎'地致力于实现碳中性。'谨慎'一词其实就是指代'缓慢'。"
作者注意到,中国的减排时间表依然是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这意味着在此之前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依然会逐年增长;而且,为了确保能源安全,中国重新放松了对新建煤电项目的审批。"而且,我们也注意到,中国的非洲政策同样是双重游戏。中国此前就已经是非洲最大的煤炭开采项目出资国,后来北京承诺不再投资非洲的煤炭经济。但是,中国至今没有清晰说明,这一承诺对于煤炭领域的技术转让、私人募资、高额援助项目意味着什么。"
"总而言之,欧洲人和中国人在玩不同的游戏,其结果则是不利于欧洲。全球的碳排放将继续增长,欧洲经济的竞争力则会相对减弱。许多家族企业很快就会成为'最后一代'。欧洲将会变绿,而中国则会变强大。"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 2022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