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欲开放纳粹大屠杀档案
2006年4月20日联邦德国司法女部长居普里斯(社民党)本周二(4月18日)在华盛顿表示,联邦德国政府放弃了其在隐私保护方面的顾虑,同意开放档案,以供学术研究,并与美国的大屠杀博物馆密切合作。德国这批档案由设于巴特阿罗尔森的红十字会国际寻人服务局负责管理,该机构的法律依据是一份1955年由11个国家签订的所谓《波恩协议》,11个签约国均有权监督这批档案。
居普里斯宣布,她现在将致力于该协议的修订工作,并争取在6个月内完成。她表示,11个签约国在隐私保护方面的立法规定现在都已允许出于学术研究的目的使用档案资料。迄今为止,只有受害者的亲属才允许查阅大屠杀档案的相关资料,历史学家均被拒之门外。
敏感的个人资料
华盛顿的大屠杀博物馆女馆长布卢姆菲尔德称德国政府的这一决定具有重大的“道德意义和历史意义”。德国这批大屠杀档案收藏了1750多万集中营囚禁者、强制劳工以及其他受纳粹迫害者的5000多万张档案卡,其包含受害者个人信息的文件占据了27000多米长的档案架,是世界上最大的有关纳粹大屠杀的资料收藏。联邦德国政府多年反对向学术界开放档案,因为它也包含非常隐私敏感的个人信息如是否有前科、是否同性恋等等。
但在历史学家得以分析查阅档案之前,11个签约国还必须先对《波恩协议》进行修订。居普里斯表示,在5月17日将于卢森堡举行的下一次签约国会议上,联邦德国政府将努力促成修约决议。她说,假如各国在政治上取得了一致,那么在完成形式上的协议修订、并由各国议会通过之前,即应着手对档案资料如此进行整理,以使其能够很快地供历史学家使用。
意大利也有顾虑
据华盛顿大屠杀博物馆的首席历史学家夏皮罗告知,这批档案资料大约已有一半经过了数字化处理。布卢姆菲尔德预计,这批档案将会获得“巨大的历史意义”,将是现代和今后几代学者的无价之宝。
二次大战后,联军把这批档案存放在德国黑森州的小城巴特阿罗尔森,迄今主要用于寻人服务,寻找纳粹统治下的受害者和失踪者。管理工作由红十字会的国际委员会负责,经费来自联邦德国政府。虽然早在8年前,签约国就已在原则上同意开放档案,但实际并未落实,因为除德国以外,主要还有意大利在隐私保护方面存有顾虑。
影响关系
开放档案的计划受到美国犹太人组织的欢迎。美国的犹太人赔偿组织——犹太人对德索赔会议的副主席泰勒表示,不久后对这些资料的研究还可有助于采访现在还活着的纳粹统治幸存者,以其个人见证来补充档案资料。
有关是否开放大屠杀档案的争议近乎影响到德美关系。美国历史学家很久以来就希望能够使用档案资料,几周前,夏皮罗在德国黑森州电台的一次采访中曾警告道,美国不会容忍“更多的大屠杀幸存者在担心自己的命运被遗忘、自己的名字被埋没的情况下离开人世”。
德国之声版权所有
http://www.dw-world.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