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教育机会均等难实现
2012年5月7日普雷册尔(Manfred Prenzel)是德国政府的教育政策研究员和顾问。他有时候也会发布一些令人不悦的消息。今年3月初,他在联邦议院的教育委员会上宣布,德国存在严重的教育机会不公正问题。他说:"生活在不同联邦州的中小学生接受的教育和开发程度完全不同。各州之间同年级的学生授课内容和掌握程度的差距最多可以达到1.5个学年。"换句话说:比如在不来梅或者石-荷州上学的孩子,就比在巴伐利亚或者萨克森州接受教育的青少年要吃亏的多。然而,在联邦制的德国,教育属于各州主管的事务,每个联邦州政府都会根据其施政理念和财政条件来推行自己的教育政策。因此,由巴伐利亚教育部门出具的高校入学资格证书就比柏林的更有价值。
此外,根据孩子所就读的学校不同,以及家庭条件的不同,他日后的教育和发展机会也大相径庭。德国贝塔斯曼基金会(Bertelsmann-Stiftung)最近发布的一份"教育机会透视镜"(Chancenspiegel)研究报告再次明确显示,在社会边缘社区长大的孩子,父母教育程度较低的孩子,或者是移民家庭出身的孩子,在学校里取得优秀成绩的几率要远远低于父母教育程度较高、生活富足的孩子。这一研究结果是令人沮丧的,主要因为它并不是一个新消息,早在十年前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PISA)为德国打出的低分就应该促使全德国实施有效的改革,改善这一状况,但事实证明这一切都失败了。
PISA研究报告带来的沉重打击
曾几何时,德国的教育体系一直被认为是高效和完善的。面对面的教学辅导,以及在小学阶段之后将学生分流到文理中学(Gymnasium)、实科中学(Realschule)、普通中学(Hauptschule)的制度从来没有被质疑过。直到2001年,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了第一份国际学生能力评估报告(PISA),德国的教育体系得到了意想不到的低分。在阅读、数学、自然科学等所有考察科目中,参加测试的15岁学生都取得了低于发达工业国家平均水平的分数。另一点发现则是格外敲响了警钟:在任何一个国家,社会出身对学习成绩的影响都没有德国更严重,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移民家庭子女的整体学习水平比德国更差。所谓的教育机会均等,根本成了一句空谈。
从那时起,全德国上下就开始了热火朝天的改革运动。每个联邦州的实际改革措施都不尽相同,但是目标都只有一个,让家庭出身不再成为束缚教育机会的围城,让更多的年轻人有机会上大学。建立一个"教育共和国"成了终极目标,毕竟对于像德国这样一个自然资源匮乏、技术水平先进的国家来说,拥有聪明才智和革新能力的人才正是其赖以生存的基础。"教育"早在幼儿园阶段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五岁儿童就可以入小学,此外,在经历了最初的阻力之后,全德国范围内有不少全日制的小学应运而生。课程设置更加照顾跨学科需求,并更多地以实践项目为导向,学校也致力于为学生提供更加适应个体情况的辅导。在很多情况下,决定一个孩子的求学道路是否顺利的关键时期,不是在小学四年级结束的学校分流阶段,而是在进入了不同形式的中学之后。目前在国际学生能力评估中,德国15岁学生的阅读能力处于中游,在数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甚至明显高出平均水平。取得高等学校入学资格的学生人数也在上升。然而,教育机会均等的情况却始终没有进步。
教育的丛林
有些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改变:比如专业的教育人员仍然匮乏,学校的经费仍然不足,德国的整个教育体系仍然被一种互相竞争比政绩的心态所主导。这种竞赛心理不仅存在于各个联邦州之间,各个城市、社区乃至每所学校之间都在比赛。每个教育机构都各不相同,追求不同的重点,都想在整个体系中脱颖而出。有的学校重视音乐和艺术方面的培养,有的学校则着重扶植技术和自然科学;有一些学校为移民家庭子女设立额外的语言课程,而另外一些学校则特别开设了俄语或者中文班。只有能在纷杂如丛林的学校体系中辨明方向的人,才会给自己的孩子找到合适的学校;其他的大部分人只能是碰运气了。
作者:Silke Bartlick 编译:雨涵
责编:李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