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巨富第71-80人的发家路(上)
2003年6月20日第七十一名:(小)斯蒂凡.恩格尔霍伦(在税务天堂的大树底下乘凉)
爸爸叫斯蒂凡.恩格尔霍伦(Stefan Engelhorn),儿子同名同姓。这在德国是常有的事,只不过要在这后面加上两个字母,或是Sr.,可译成“老”,或是Jr.,可译成“小”。老斯蒂凡的叔叔叫库尔特.恩格尔霍伦,是德国大名鼎鼎的企业家,药王,原家族制药企业伯林格尔.曼海姆的股东之一(参见关于德国巨富第二名的简介)。
6年前,伯林格尔.曼海姆公司出售给罗氏药业,居住在慕尼黑的恩家枝脉-老斯蒂凡一家获得了所得款的20.7%。老斯蒂凡自己是个医生和生物学家,于是他自然而然地把这笔钱投资于生物技术和医学研究领域。去年,老斯蒂凡才51岁,便英年早逝,被癌症夺走了生命。
遗产继承者是小斯蒂凡和维拉兄妹。维拉生活在美国。而小斯蒂凡生活在慕尼黑。他继承父亲的遗志,继续投资于生物技术,管理着这笔放在百慕达群岛的巨额资产。小斯蒂凡的财产额为10亿欧元。
1997年,伯林格尔.曼海姆公司以190亿马克的价格出售给瑞士罗氏药业,而一文税钱都不必付出。此事引起轩然大波,当时的汉堡市长福舍劳在联邦参议院里大声疾呼,要“竭尽一切税法可能性”来战胜恩格尔霍伦家族。但结果是一种可能性也没有找到。所有专家的结论不得不是:他们的所得与所为都是合法的。
奥秘在于:他们早已把公司财产核算地转移到了大西洋中的税务天堂-百慕达群岛去了,一切属于那里的控股公司。
1955年,库尔特.恩格尔霍伦从美国台克萨斯毕业归来,就进入了伯林格尔.曼海姆公司。早在19世纪末,他的叔叔就曾经是这家公司的股东和董事之一。库尔特很快就当上了总工程师,短短5年,他就攀登到了公司顶层。通过他聪明的操作和扩张政策,公司成了全球性的药业大企业。
1985年,其他股东听从了库尔特的建议,把公司的股份转移到了税务天堂百慕达,归属于一个叫Corange Ltd的公司。1969年,他买下了百慕达一个叫五星级岛的小岛。几年后,他辞去伯林格尔.曼海姆总经理之职,改任这个控股公司的最高执行官。
90年代,他接而连三地辞退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尤其是1994年辞退由他自己请来的瑞士人林克,在公司内部引起了大地震。最后,在公司职员们的支持下,才总算稳住了局面,把其他股东又“团结”了回来。
但在此之后,大家似乎都失去了对经营公司的兴趣。于是有了那大手笔的买卖。这家已经有了140个历史的药业公司落入瑞士之手。所得大部归库尔特.恩格尔霍伦,“余款”才归于其它三家股东。最关键的是,这么多的钱,居然能够丝毫不给德国税务部门占“便宜”。
有了那么能干的叔祖,小斯蒂凡才有了今天投资自己热爱的事业的本钱。
第七十二名:弗利德黑尔姆.洛(“收入的第十个十分之一应该给上帝”)
圣经中说:“骆驼能穿过针眼的可能性也大于富人进入天堂”(自译)。假如真是如此,弗利德黑尔姆.洛(Friedhelm Loh)想必是一个例外。在他自己看来,他办企业,当富人,都是按基督的教义行事。尽管他实实在在是个富人,他的财产额高达10亿欧元,与去年持平。
1936年,弗利德黑尔姆的爸爸鲁道夫成为西根市的西加斯金属件厂股东和工程师。1947年,鲁道夫在海格尔建立了自己的小金属厂,取名为海洛。今天,海洛厂仍然存在着,属于约阿西姆.洛,仍然以生产铝导线和熨斗板为业。
1961年,鲁道夫.洛两合公司宣告问世。同时在黑森州的里特斯豪森开始了里塔斯工厂的建设。爸爸鲁道夫的主意很简单:工业化需要越来越多的开关,而开关必须得到保护,也就是说通过开关箱(开关柜)。洛家成了德国以生产系列开关柜为业的第一家企业。
1974年,家族交接班,弗利德黑尔姆登基。一开始,真看不出这个小洛对办企业有什么兴趣。他对读书兴趣也不大。中学之后,先是参加了强电电工培训,此后,才决定通过业余途径攻读企业经济学。
然而,这位似乎不经意不得不进入商界的小洛却办成了大事,企业工作人员从300人发展到了9600人,营业额从2500万欧元发展到了14亿。里塔尔工厂外现在还有了9家姐妹公司,当然都属于洛氏集团。这个蓄着小胡子、戴着眼镜的小洛创造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发展速度。
小洛有许多这样的言论:“富有的人面临失去脚下土地的危险。”他自己则始终尝试着不离开地面。“我相信上帝的引导”,是这种信仰引导着他去完成上帝交给他的使命。这位虔诚的新教教徒每年都捐款给公益性的组织,建立了基督教媒体基金会,赞助新教青年团体。
他的名言是:“作为一个基督徒,把他收入的第十个十分之一交给上帝是理所当然的。”这句话表明,他是个基督徒,但他更是一个企业家。他说的是第十个十分之一。他也呼吁公司员工捐款。圣诞节时他给每个员工送圣经,包括那些来自土耳其的员工。
他亲自监督产品质量,把这也看成是上帝的要求,“我们必须比竞争对手更快更好。每天我们都要重新向顾客证明我们的领先优势。”
长期不请假不旷工的员工在这家公司可以得到奖金。小洛的口号是“给贡献以贡献”。而在另一方面,员工如果长病假,公司会拿出一笔附加金来养他(她)。
跟SAP公司一样,洛氏集团及其工厂多落在黑森州偏僻的小地方,比如赫尔波伦,西根,迪仁堡。但这也是大有好处的。在这些小地方,洛氏企业是最大的雇主,地方政府自然是既仰仗之,又支持之。
工厂的一切充满了德国精神,公司司标方方正正,新厂房明亮而井井有条,产品长寿而牢固。典型的“德国制造”。今天,洛氏集团的产品单子已经变得很长。里塔尔厂为康柏或戴尔生产电脑外壳,其它公司或出售精钢板,生产保险柜,变电装置,或给汽车工业提供成型钢件。
毕竟现在的日子不那么好过了。不久前,弗利德黑尔姆.洛对一家报纸说:“我们现在也在为获得每一个订单而奋斗。”为了节约成本,公司历史上首次不再延长局部时间工的工作合同。小洛说:“这在道义上使我很痛苦。因为我本来的目的是创造工作位置。”
办企业是受上帝委托,是为了创造工作岗位,然而小洛并非只是一个基督徒。他也有自己的享受,他最喜爱的是老爷车,“老爷车的技术和设计让我着迷。”周末,这位联邦铁十字勋章得主有时开一辆老爷车出来,在黑森州的乡村公路上,树林里驰骋,获得另一种人生乐趣。
第七十三名:克劳斯.奥伯尔维兰德(从糖里爬出来的富豪)
(图:科隆巧克力博物馆)
克劳斯.奥伯尔维兰德(Klaus Oberwelland)这个名字似乎引不起多少联想。但你如果在德国超市里购买巧克力糖果回家送人,或者甚至在中国的一些豪华商场里,你也许见过“nimm2 Lachgummis”,“Toffifees”,“Mambas”,“Knoppers”或“Merci”。口香糖,太妃,巧克力,这些名牌都出自一个叫施托尔克的公司。而克劳斯.奥伯尔维兰德就是这个甜蜜王国的本届国王。他的财产额今年和去年都是10亿欧元。
公司的编年史是这样记载的:“创业之初,大写着的是想象力和企业精神。一切开始于1903年。奥古斯特.施托尔克(又被称为奥伯尔维兰德)在西法伦地区的小小城市维尔特尔建立了一个蒸汽糖果工厂。”
一开始,那只是为附近居民解馋的作坊。奥古斯特认识到,只要没有树立起品牌来,那只是一些甜而黏的东西。这个简单的想法却是革命性的。因为,按公司的记载,在那之前“糖果是不包装的,无名无姓地在生产者的烟囱周围出售着”的。
奥古斯特给这些甜蜜的东西包上了外衣,并想出了好听的名字,并且开始运到邻近的城镇出售。这个战略一炮打响。不出几年,他的“巧克力巨人”公司就占领了广大的市场,为今后威斯特法伦这个甜食帝国打下了基石。
“想象力”是贯穿公司史的一条红线。1966年,德国流行歌曲歌手乌多.于尔根斯以“Merci Cherie”(法语:谢谢亲爱的)一曲在欧洲流行歌曲大奖赛上夺魁,居然一下了造就了两个巧克力大名牌:施托克公司的“Merci”牌巧克力和竞争对手Ferrero的酒心巧克力“Mon Cherie”。
经济奇迹过去后,德国和西方世界出现了健身热,到处都在谈论减少卡洛淋,减少油脂,健康食品。施托克在挑战中看到了机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蹲在一起,造就出了一个叫“nimm2”的健康糖果。这种健康食品具有强大的说服力,以致连最严厉的妈妈也不得不同意孩子们的购买愿望,因为,这种糖果是健康的。
奥古斯特的朝代悄悄地变成了克劳斯的时代。然而人们对这位克劳斯几乎是一无所知。他几乎不在公众场合露面,不参加派对,除非在公司战略非要他出场不可的内部场合。
克劳斯建立了一个鹤基金会,这个基金会的宗旨是保护鹤。听起来,Stork(鹤)跟他的原姓和公司名字几乎是一样的。是因为同音而建立这个基金会?他把自己看成了仙鹤的化身?这个答案也只有他知道。
第七十四名:赫尔曼-辛利希.雷姆茨玛(告别希特勒和香烟的阴影)
(图:扬.菲利浦.雷姆茨玛举办纳粹罪行展取得成功)
赫尔曼-辛利希.雷姆茨玛(Hermann-Hinrich Reemtsma)是雷姆茨玛烟草集团中最后一名雷姆茨玛家族成员。但他也不干了,去年他把他的股份卖给了Imperial Tobacco集团,估计获款8亿欧元。今年年初,他的财产额估计为10亿欧元。
赫尔曼-辛利希今年67岁。他虽然长时间坐在雷姆茨玛公司的监事会里,但似乎从来没有对公司业务有过兴趣。他是学农业出生的,始终也只对农业有兴趣。他已经坐得够长的了。他的堂弟,1952年出生的(今年51岁)扬.菲利浦.雷姆茨玛更是早在1980年就把属于他的公司一半股份全部出售给了Tchibo集团。那时,扬.菲利浦获得这份遗产刚两年。他的兴趣也完全不在公司业务。他是学文学出生的。
扬.菲利浦当年出售公司50%股份时,获得的款为3亿马克。业内人私下里说他低价求售,吃了大亏。但四年后,他聪明的财产管理人使他的财产翻了一倍,达6亿马克。与此同时,雷姆茨玛的市场价值却在一路走下坡。于是,人们又说他赚了大钱。今年初,扬.菲利浦的财产值为6至7亿欧元,排在德国巨富第113位,比当年又增加了不少。但与他那木纳地在公司里多留了20年的堂哥比,他似乎还是吃了亏了。但那又有什么呢?6、7亿欧元已经一辈子花不完了。何况他们俩的追求都不是商业,似乎更不是烟草业。
大多数人可能没听说过雷姆茨玛这个公司。其实,这是仅次于菲利浦.莫里斯的世界第二大烟草集团。这家公司的香烟品牌很多,如West,Davidoff,Peter Stuyvesant, Ernte 23, R6, RothHaendle,有些品牌在中国市场上都是常见的。此外,集团还下属不少啤酒品牌,如Henninger,Hannen,Bavaria St. Pauli。这家公司的历史更是“轰轰烈烈”,简直就是20世纪上半叶的德国史,希特勒,戈林这些人物的纠缠,让雷姆茨玛家族到50年代还吃不了兜着走。
上世纪初,赫尔曼-辛利希和扬.菲利浦的祖父伯恩哈德在艾尔富特买下了第一家香烟厂“Dixi”,那时A伯恩哈德的两个儿子赫尔曼.费尔希特高特和菲利浦.费尔希特高特都还在襁褓之中。菲利浦在第一次大战中当过炮兵,也当过飞行员。战后,他带着重伤后的躯体,回到家乡,继哥哥赫尔曼之后进入了雷姆茨玛公司。
兄弟俩获得了公司40%的股份,价值为各30万帝国马克。20年代初,公司在汉堡原帝国炮兵营建立了一个新的香烟厂,于是举家迁往汉堡。
菲利浦成了集团的发动机。接下来的年头成了弱肉强食的年头,几年时间里,菲利浦过五关斩六将,几乎吃掉了德国全部的竞争对手。1928年,雷姆茨玛集团一口气吞并了4家烟草公司。1929年,吃下并清洗了巴符州巴登的巴查里股份公司,不久后又以Wikinger公司名目开始在那里生产香烟雪茄。
1929年雷姆茨玛吞并格莱林公司的过程更是德国经济史上不择手段的典范。该公司大股东阿纳斯塔西阿迪兄弟不愿出售股份。于是,当时35岁的菲利浦从二股东格莱林手里买下了他占有的40%股份。当时,这份股份的市场估价为为40万马克。而菲利浦居然出了800万的天价。
条件是,格莱林必须三缄其口,包括对大股东。而格莱林仍然留在公司总经理任上,当雷姆茨玛的傀儡,其任务是挖空格莱林公司。在菲利浦的操纵下,格莱林公司内部进行了增资,从而使阿纳斯塔西阿迪兄弟从大股东变成小股东,最后被排挤出去。
后来,“经济报”就这件德国企业史上罕见的案例提出了质问:“即使雷姆茨玛在法律上没有错,但它难道就没有一秒钟受到良心的谴责吗?”
1935年,雷姆茨玛又吞并了烟草厂诺于尔堡。1938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时,公司的香烟年产量已经达到300亿支,占了德国香烟产量的70%以上。菲利浦的财产翻了100倍,从30万马克增长到了3000万。战后更达到了1.6亿。这在当时是天文数字。
(图:德国边防警察搜查汉堡雷姆茨玛公司总部)
除了巧取豪夺,生意场上还要靠关系。看来在全世界都没有例外。1933年,德累斯顿的香烟厂施图尔姆就雷姆茨玛侵吞巴查里和格莱林二厂之事起诉雷姆茨玛。而纳粹冲锋队头目罗姆支持施图尔姆。于是,菲利浦求救于帝国元帅戈林。戈林是菲利浦在一战中当飞行员时的战友。
1934年1月22日,协议达成:戈林命令终止对雷姆茨玛的起诉。条件是,雷姆茨玛每年捐款。至1944年,雷姆茨玛集团共向纳粹政府捐款1238万马克。仅每年汇到戈林的国务秘书科尔纳帐号上的就有4万。
据纳粹宫廷摄影师霍夫曼后来说,在此之前,雷姆茨玛给希特勒发了一封求援信,请求希特勒阻止冲锋队对雷姆茨玛的破坏。非烟民希特勒把此信转给了戈林,批语:“您去结束此事,戈林。我不希望德国最大的企业之一完蛋,一万名工人失业。”
战后,1948年,菲利浦.费尔希特高特.雷姆茨玛被汉堡法院以贿赂戈林的罪名判罚1000万马克。检察院还要求判处菲利浦18个月监禁。结果法院判了他5个月。这5个月他也不用去监狱,而是以每个月100万马克,共500万马克买下了自由。当时,“世界报”写道:“至少一个军团的人会愿意为了这笔钱的十分之一而去坐监狱。......假如雷姆茨玛先生每天睡8个小时,那么他每天早晨会高兴地算出,他又把11111马克睡到手了。”
1949年7月,汉堡州高级法院推翻了下面法院的定案。理由是:1934年时,德国还不是非法国家。而戈林作为当时的政府官员有权利为国家收取款额。帝国首相希特勒也有权批准戈林将所收的款作私用。高级法院命令终止此案。
这样大红大紫的企业家族到了下一代却很快地散了架。1959年菲利浦去世时,他的儿子扬.菲利浦才7岁。菲利浦的遗嘱规定,到扬.菲利浦26岁时让他接管公司和遗产。然而,扬.菲利浦只关心他的文学学业。1978年他26岁了,接受了遗产,但两年后就卖了出去。他的堂兄赫尔曼-辛利希过了20年也退了出去。也许,他们是觉得家族的发家史并不光彩?不过他们从来也不就此发表看法。
赫尔曼-辛利希这位农业专家已近古稀,过上了闲散的生活。扬.菲利浦则很早就与德国著名作家阿尔诺.施密特夫妇结成了至交。他投资500万马克,成立了阿尔诺.施密特基金会。施密特夫妇去世后,他成了施密特全部著作版权的拥有人。
第七十五名:迪特尔.绍布(神秘的媒体业巨头)
迪特尔.绍布(Dieter Schaub)的媒体帝国几乎是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这个今年64岁的法尔茨地区人如何通过总部设在路德维希哈芬的“媒体联盟”(Medien Union)获得今天高达10亿欧元的家产,其中的奥秘罕为人知。
所有进入媒体联盟这家公司的雇员都必须保证不对外谈论公司情况。80年代中,该公司负责公关一名工作人员洋洋得意地说:“多年来我们生活在一种信息封闭状态里。我们在这种状态里如鱼得水。”
1945年,迪特尔的爸爸约瑟夫.绍布在占领军的大力支持下,在路德维希哈芬推出了“莱茵法尔茨报”(路德维希哈芬挨着曼海姆,属于莱法州)。第一份报纸是1945年9月29日在新城一家小印刷厂里印出的。那时,迪特尔7岁。
两年后,这家报纸的发行量达到了20万份。但迪特尔不是一个心平如水的人,他有大大的野心。在他1964年接管了“莱茵法尔茨报”后,他便一心扩张。当博施家族(参见关于第23名博施家庭的介绍)出售其在施图加特报占有的股份时,迪特尔出手了。他获得了这家报纸近30%的股份,包括施图加特市中心的房产。后来,他继续收购,把在该报的股份增加到了45%。
1971年春,迪特尔想要把曼海姆地区的第二大报“曼海姆晨报”买下。但这个企图被挫败了。失败的原因至今不详。官样文章的说法是,双方在组织问题上的想法相持不下。但业内人估计,主要原因恐怕是当地人对迪特尔.绍布无休止的野心感到恐惧。
在这次失败后,他安静了一阵子。出游,他喜欢包机。周末,他驾着他的豪华游船周游家乡附近的水域。但他仍在悄悄地出手,悄悄地扩大他的帝国。他建立了专营报刊发行的公司Suewe。不甘寂寞,他还当了一阵子斯图加特报总经理,但在内部为此发生争执后不得不又退了下来。
1984年,他给瑞士的本钦格尔股份公司投资4000万瑞朗,他的目的是把那里作为向瑞士扩张的出发点。但他的投资失败了。本钦格尔公司面临破产。他面对着卢采恩一大片宾馆房宇不知所措。卢采恩新闻报嘲笑他道:“可惜绍布博士陷入了摇曳的烛光的包围圈里。”
接下来,迪特尔便完全撤出了公众的视野。公司业务由于尔根.利希特负责。利希特在德国媒体界是个大名鼎鼎的人物,后来先后在施普林格尔出版集团和贝塔斯曼集团当过董事。
1991年,利希特为迪特尔买下了刚统一后东德凯姆尼茨的“自由新闻报”。这笔交易花了1亿欧元。但可是得来不易。因为其它一些出版社也对它虎视耽耽,其中包括杜塞尔多夫的“莱茵邮报”。据称,迪特尔.绍布的朋友-科尔政府当时的局长大人约翰内斯.路德维希帮了大忙。但科尔对此予以坚决的否认,“我重视这样的说法:所谓的与绍布家庭的关系过去和现在都不存在。”
利希特之离开“媒体联盟”,是家族企业经营方式的产物。迪特尔的两个儿子托马斯和米歇尔长大成人了,即将进入企业领导层。于是问题产生了:儿子们对利希特充满了恐惧,他的权威太大了。据说迪特尔于1992年底说过这样的话:“在托马斯进来之前,我要解决利希特的问题。”1993年12月,他为利希特举行了告别宴会,给了一笔丰厚的补偿金,并获得了利希特关于保密的承诺。于是,托马斯入围,利希特下课。
在商业注册上,“莱茵法尔茨报”共有5个股东,除绍布占大股外,另外4个股东是连科,维普莱希特,莱施和纳格尔家庭。但人们对这四个股东的情况就更是一无所知了。
(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