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对华政策:在自我反思和不信任之间
2023年6月19日(德国之声中文网)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到德国访问的话题,到目前为止在中国国内并未引起太多关注。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只是在上周四简短宣布了这项行程安排。官方媒体对德中政府间磋商没怎么聚焦,更没有多少声音指出,目前在柏林执政的社民党、绿党和自民党联合政府对待中国政府的态度,与前任默克尔政府相比要明显更具批评性。
大环境今非昔比
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中心的学者龙静看来,中国的党和国家领导层如今需要应对德国不同于以往的对华政策。
这位外交政策研究学者认为,与默克尔执政时代相比,德中关系中很多因素都发生了改变,“包括国际环境、地区安全局势以及德国自身内政环境”。
双边关系变得更加复杂
北京的政治学者吴强对两国关系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在他看来,德中关系目前进入了一个“自我反思”阶段——而这与互相之间的不信任感同时并存。
吴强是为数不多的身在中国、并且仍然在公开表达批评性观点的国际政治学者之一。他曾在清华大学任教,但后来因为公开发表对中共批评的言论而遭解职。
“中国和德国之间的互不信任涉及到台湾问题和俄乌战争”,吴强在接受德广联记者采访时说,“除此之外还有与美国之间的关系,以及德中经济关系如何继续的问题。”
德国企业面临难题
中国虽然是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然而对于德国企业来说中国的政治环境给他们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困难。中国当局对在华开展业务的国际企业提出了比以往更多的要求,希望他们完全避免涉足政治领域,尤其是不要对政治和人权提出批评性的问题。
预计在本次政府磋商会议上,德国政府也会提到中国的反间谍法。这项法律能够让中国当局更容易地给外国企业及其工作人员定罪,比如在他们对中国国家统计数据进行评估的情况下。
有关德国国家安全战略文件的问题
中国总理李强预计还会对德国政府即将出台的对华战略文件、以及不久前刚刚公布的国家安全战略提出不少问题——这份上周发布的德国国安战略在文本中提到中国六次。
中国政府对这份文件持批评看法,因为在北京看来,这是全世界民主国家感觉收到中国民族主义政策威胁的有一个证据。
学者吴强分析指出:“最让北京头疼的是,美国和西方建立起来的所谓集体安全秩序——这个格局将西太平洋国家和东南亚国家都囊括进去。北京最担心的,就是全世界民主国家联合起来去共同构建这个安全格局。”
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
北京方面也注意到,德国越来越多地表现出对亚太地区安全局势的关心,而中国原本将这一地区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
因此当德国国防部长皮斯托里乌斯(Boris Pistorius)6月初宣布明年将再次派遣德国海军舰艇前往亚太海域进行巡航的时候,也引起了中国的警惕。预计这一话题也会在柏林的政府磋商中被提及。
© 2023 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