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德中关系从瑟瑟秋风进入严冬

2007年12月21日

自德国总理默克尔今年九月在柏林总理府会见达赖喇嘛以来,德中关系从瑟瑟秋风进入了严冬。在中国政府取消或推迟两国一系列高层会晤后,中国诸多有官方背景的媒体近来开始了对默克尔的新一轮征讨。

https://p.dw.com/p/Ceta
打开雨伞,挡一挡东方刮来的风雨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

看来中国媒体不再就事论事,矛头早已从默克尔会见达赖喇嘛一事转向默克尔的外交政策。在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和法国前总统希拉克执政期间,德法两国与美国保持距离,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持坚决反对的态度,这正是中国政府愿意看到的局面。中国主张的多极世界中,欧洲是重要的一极,中国期望德法占主导地位的欧洲对美国起到牵制、甚至抵销的作用。

自默克尔上台以来,情况起了变化,德国与美国走近了。法国萨科奇赢得大选后,也把目光转向大西洋彼岸。德国和法国政府都表示要更为注重跨大西洋关系。如果德国、法国和英国的新领导人与美国结成更为密切的关系,这将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对中国形成无形的压力。

Angela Merkel besucht George W. Bush auf seiner Ranch in Texas
布什在自家农场招待默克尔图像来源: AP

如果说欧美关系对中国的直接影响并非重大的话,那么以默克尔为主席的德国联盟党所主张的价值观外交则直接涉及中国的利益。在默克尔今年秋季访问印度之间,联盟党的一份长达20页的外交战略文件再明显不过地反映了该党的外交新思维。默克尔在印度期间,也对印度的民主体制大加赞赏,宣称要与拥有共同价值观的日本、印度等亚洲民主国家加强合作。与此同时,一些联盟党议员呼吁,德国经济上不能一味押宝在中国。这与前德国总理科尔开启的对华政策正好是反其道而行之。

Indien Deutschland Angela Merkel bei Ministerpräsident Manmohan Singh in New Delhi
默克尔访问印度图像来源: AP

九十年代初期,中国政府因“六四”事件在国际上处于空前孤立的境地。当时科尔领导的德国联邦政府在中国与西方关系问题上起到了带头羊的作用,科尔访华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德国厂家开辟中国市场。在中国,科尔不仅回避人权问题,而且无视德国国内舆论的批评,前往天津杨村的人民解放军军营参观访问。科尔的这次访华,打破了“六四”后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关系的僵局。而现在,作为联盟党新一代领导人的默克尔转向亚洲民主国家。在中国看来,这种新思维犹如在中国门前布阵,意在孤立中国,中国政府绝对不能坐视不理。

其实,会见达赖喇嘛的西方国家领导人绝非默克尔一人,但中国此次揪住默克尔不放,不仅因为德国政府的外交政策正在朝着不利于中国的方向转变,也因为中国要借批判默克尔达到“以儆效尤”的功效。最近,中国对萨科奇上任后首次访华给予热烈欢迎,促成了大笔生意,这给西方国家树立一个正面样板。北京似乎在说:“要胡萝卜,还是要大棒子?自己看着办吧!”

Frankreichs Staatspräsident in China Sarkozy umarmt Jintao
“识时务者为俊杰”-萨科奇在北京图像来源: AP

中德关系的急剧冷却引起了德国公众的关注。不少德国媒体对默克尔会见达赖喇嘛持赞赏立场,认为默克尔与前任不同,看重人权,有道德观和价值观。媒体上有人支持默克尔说,作为德国总理,默克尔有权决定她要会见的人选。但也有人认为,默克尔在不合适的地点会见了不合适的人选,为自己捞取政治资本。引人注目的是,不少旅德华人也在德国的网站上发表看法。总体来看,冷静的分析较少,大多为愤怒,个别人甚至采用谩骂的语汇。虽然谈论的话题涉及中国,但它说明新一代旅德华人已脱离了老一代华人谋生发家的生活模式,正在参与德国的政治生活。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

显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