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还有多时髦?
2006年4月5日今年伊始,到处都有展览会、讨论会和报告会在纪念西格蒙特.弗洛伊德(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有关他的出版物和电视电影作品也数不胜数。举办这些活动的既有弗洛伊德的“粉丝”,也有他的反对者,他们当中有埃及人、中国人、美国人,也有意大利人和越南人。可以说,在过去的百年里,没有哪一个人文学科没有或多或少受到过心理分析学说的影响。奥地利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艾尔弗丽德.耶利内克甚至宣称,弗洛伊德是有史以来最重要的德语作家。
尽管精神分析学说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不断受到修正和挑战,弗洛伊德毫无疑问是二十世纪最卓越的思想家之一。2005年,法国出版了一个洋洋洒洒的巨著“精神分析的黑皮书”,将弗洛伊德批得体无完肤,称其为庸医和江湖骗子。书中的40多位作者大都是英美人士,他们声称弗洛伊德的理论充斥弄虚作假,是“伪科学”。但是,弗洛伊德的忠实捍卫者对这一本“黑皮书”给予了坚决的反击,他们认为这是对弗洛伊德的一种廉价攻击。这一回合的论战本身就表明,弗洛伊德的遗产虽然已经进了博物馆,但是他的思想从来没有被尘封。
“精神分析的黑皮书”在法国一出版,几周内就发行了两万册。不过在弗洛伊德生活了80多年的奥地利,这本书并没有能够“兴风作浪”。在奥地利,学术圈的兴趣似乎不在有关弗洛伊德的学术讨论和研究,而更多是把弗洛伊德当作对纳粹屠杀犹太人历史的一种记忆。纳粹统治期间,作为犹太人的弗洛伊德不得不于1938逃离维也纳,迁居伦敦。有趣的是,虽然维也纳大肆纪念弗洛伊德诞辰150周年,维也纳大学并没有为心理分析开设一个专门教座。4月6日,柏林将揭幕一个名为“心理分析”的展览,展示的是弗洛伊德的人生重要阶段和贯穿他职业生涯的中心“道具”-心理治疗沙发。纳粹统治期间,弗洛伊德的著作在柏林遭遇被焚烧的命运。
不过,弗洛伊德学说的精华肯定不是沙发。如果弗洛伊德还在世,他要做的肯定是亲自指出他的精神分析学说中从理论到治疗实践中的空缺。弗洛伊德在活着的时候,认为他的著作的意义不在具体的心理治疗,而是对文化现象的解释。今天,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的最重要意义是在心理分析与文学、哲学、人类学和电影理论中起到了一个接口的作用。虽然法国出版了意在“整”弗洛伊德的“黑皮书”,但是弗洛伊德恰恰是在法国有着重要的学术地位。法国不但有著名的精神分析师拉康(Jacques Lacan),还有一批构成弗洛伊德式人类学思想主力干将的哲学大师,如福柯(Michel Foucault)、德勒兹(Gilles Deleuze)和德里达(Jacques Derrida)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