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巴斯夫“中国旅程”与春晚“女性话题”

石涛2015年2月28日

中国央视2015年春晚的话题不断,而德语媒体尤其注意到有关女性权益的话题。此外,德国知名化工集团巴斯夫成立150周年,该集团与中国的历史渊源颇为令人回味。

https://p.dw.com/p/1EjCv
Industrieanlage BASF Ludwigshafen/Rhein
德国路德维希港的巴斯夫总部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 / Fotoagentur Kunz

(德国之声中文网)德国化工集团巴斯夫(BASF)在中国颇具知名度,但有多少人知道,该公司与中国的缘分竟然从1885年便开始,而当时巴斯夫公司创立才仅仅20年而已。今年巴斯夫迎来成立150周年纪念,多年来担任该集团公关负责人的格拉比奇(Michael Grabicki)出版一本专著,回归巴斯夫在中国的"漫长旅程"。《法兰克福汇报》(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周六(2月28日)刊登长文"一次影响深远的中国远游"(Ein folgenreicher Ausflug nach China)向读者介绍了这段历史故事。

"1885年,巴登地区的苯胺苏打工厂的监事会将副厂长斯普洛瑟尔(Theodor Sproesser)从路德维希港派往中国。当时他被授予全权,公司还给他买了人寿保险。目标是,联络业务,以求'在那些对我们的产品有巨大需求的国家进一步打开销路'。当时中国还不是世界上最大的化工品市场,而是一个充满神秘感的封闭帝国,内部遭受起义运动的冲击,在鸦片战争中受到英国摧残,香港岛被抢走。这是一个农民治国,其精英阶层对于野蛮的欧洲人满腹狐疑。但是,当时中国就有4亿人口,其中大部分人都身穿蓝色长衫。"

BASF Katalysator schont die Umwelt
巴斯夫目前在大中华地区有7700名员工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obs/BASF SE

当时,中国人当时还依靠天然染料为布料上色,巴斯夫的负责人由此看到了商机,在中国开始推广化学染料的生意。在缺少工业基础设施的中国,巴斯夫起步异常艰难。染料销售主要通过小额零售的方式进行。在包装纸上通过图画的方式来解释基本用法,让不识字的人也能看懂。而中国的庞大国土更是让欧洲人在商务旅行时吃尽苦头。

此后,历经一战、二战直至国共内战,巴斯夫在中国的命运随着历史起伏不定。直至上世纪90年代,巴斯夫在时任董事长斯特鲁伯(Jürgen Strube)的主导下,中国业务重新走上正轨。1994年,巴斯夫与中国石化决定在南京合资建立大型化工基地。

"在第一名特使从路德维希港启程前往中国130年后,巴斯夫在大中华区的销售额达到55亿欧元,拥有25个分支机构,员工达7700人,而南京则是其中的佼佼者。不过,最近中国的前景有些暗淡,经济发展引擎不再如预想中那样高速运转。这一漫长旅程似乎非常可能遭遇困难,不过,还远没有走到尽头。"

春晚抹黑女性遭批评

众所周知,中国媒体受到官方严格控制,而号称拥有7亿观众的央视春晚更是审查的重点对象:插科打诨也必须符合党的路线。也许正因如此,本次春晚中的一台小品节目选择了身材和面容一般的女性形象作为搞笑对象。审查官们虽然对此并不介意,但是却中国一些女性却着实被惹恼了。德国《法兰克福汇报》在线版(www.faz.net)本周发表文章,对此事进行了报道。

CCTV Gebäude in Peking
央视春晚备受争议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

"中国审查官们对于央视新年晚会可谓紧张至极。这场在中国阴历新年夜上演的音乐歌舞和小品盛宴历时四小时,观众人数达到7亿,绝对不容有失。不能出现政治差错或影射党领导人的事情,讽刺和批评都必须符合党的路线。虽然滑稽小品中的许多笑料都是针对女性的,共产党正统的捍卫者并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不过,现在观众首次向国家电视台央视投诉,抗议春晚中对女性'抹黑和缺乏尊重'的内容。千人联署要求央视以及由一名女性所领导的制作团队进行道歉。"

联署者指出,春晚节目中有44处取笑单身妇女或女性领导。比如未婚妇女被称为"剩女",岁数大的女性被描述成"二手货",而体形较胖的则成了"女汉子"等等。这一事件在中国公众舆论中引发激烈讨论,有调查显示大部分观众并不在意联署者所提出的问题,而也有包括《中国日报》等官媒在内的支持声音。

[摘编自其它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