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客座评论:马云回国,中国企业家或迎来一个政策小阳春

2023年3月29日

马云回中国了,接下来外界在观察他会呆多久。尽管中国的企业家们会遇到各种各样具体的困难,但整体上或会迎来非常重要的政策环境的小阳春。

https://p.dw.com/p/4PQHF
2015年习近平访美时与马云和思科总裁钱伯斯(John Chambers,左)一道访问微软公司
2015年习近平访美时与马云和思科总裁钱伯斯(John Chambers,左)一道访问微软公司图像来源: Ted S. Warren/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德国之声中文网)中国商界的领袖人物马云的去国和归国都牵动市场神经,让人浮想联翩。这反映马云虽然已经隐居三年,但依然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力。

在中国两会结束半月,新政府正式运作之际,马云回国了,而就在他回国的前一刻,彭博社还援引消息人士称,马云表示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继续留在国外,并强调自己已经从阿里卸任,将专注于研究农业技术。

笔者可以确认彭博社这个消息的准确性。前段时间,有友人从日本来访,他同马云相熟,来美前刚同马云见过一面,问马是否有回国打算,告知暂时没有。那种在私人场合说的话应该是马云的真实心态。换言之,至少在半月前,马云确实还不想回国。那么促使他改变注意的也就在这半月内。根据路透社报道,李强自去年底以来就要求马云返回大陆,希望这能提振企业家的商业信心。很可能马云的回国跟浙江派去的游说人员加强了游说力度有关,甚至不排除他们直接受命于李强。

马云的回国也跟下面这条新闻有关。在马云回国信息曝光的当天,阿里巴巴宣布,在集团之下,将设立阿里云智能、淘宝天猫商业、本地生活、菜鸟、国际数字商业、大文娱等六大业务集团和多家业务公司。业务集团和业务公司将分别成立董事会,实行各业务集团和业务公司董事会领导下的 CEO 负责制,阿里巴巴集团则将全面实行控股公司管理。集团现任董事长张勇称,阿里将迎来"创办 24 年来最重要的一次组织变革",之所以要进行这样一次变革,用张勇在写给阿里员工的公开信中的话说,"新财年伊始,我们全力响应国家'拼经济'的号召"。

马云虽然已经淡出了阿里集团的管理层,但他仍是单一最大股东,尤其是某种类似精神领袖的角色是现在的管理层成员不可替代的。因此,有理由认为,阿里的这次组织变革,是经询了马云的意见并在他的同意下做的,而变革的目的,为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经济建设。也就是说,马云和李强这位新任总理,在这一点上找到了契合点,从而使得在习近平那儿马云的回国有了正当性。

马云的回国更多表现在作为一个商界领袖的象征价值
马云的回国更多表现在作为一个商界领袖的象征价值图像来源: Long Wei/Costfoto/picture alliance /

为拼经济,请回马云

笔者自去年中共 20 大以来,多次说过,今年会是新政府全力拼经济的一年,要拼经济,就得拥抱私营企业,恢复企业家们的信心,而如果把马云请回国,将有助于达成这一目标。作为中国商界的一个标杆式人物,过去几年频受习的打压,如何对待马云,企业家们都在观望,这是检验中国政府真正有诚意对待企业家,重视民营经济,保护私有产权的试金石,胜过政府的一打文件以及中国领导人空洞干巴的信心喊话。当然,这并不是说,马云不回国,就不表明中国政府不会重视民营经济,不想全力去拼经济。可对企业家而言,效果还是要差很多,很难让他们打消对中国政府的疑心。

现在马云回来了,接下来外界在观察他会呆多久,行动能否自由。去国相信不是马云的本意,尽管作为亿万富豪,他不存在一般去国者会遇到的生计困难,但也难免不会没有自我放逐的心态,故在条件适当的情况下,回国亦是选项。笔者说的条件适当,不是指安全问题,而是自由度的问题。中国政府能够给马云多大的自由行动的空间,应该是两者交易的条件。有看法认为,只有马云证明他可以自由地出入国门,才能说明中国政府真有诚意。言下之意,马云回来了,可能就再也出不去。但笔者觉得这种可能性应该不存在。因为如果再限制马云出国,性质将非常非常恶劣,比他不回国对企业家们信心的打击要严重得多,对李强的信誉也是一大打击。中国政府对马云的承诺可能是来去自由,当然,未必是交换条件,马云也会做到谨言慎行,不会再放炮。毕竟中国的整个政治和社会生态发生了本质改变,马云不可能不明白这一点。

不过,马云的回国更多表现在作为一个商界领袖的象征价值,对企业家们的信心有着鼓舞和激励作用,但对解决中国经济目前遇到的实际困难,甚至是阿里自身的发展,作用可能就有限。信心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固然重要,尤其在困难时期,然而,要启动当下的中国经济,尚需从各方面使力。

只要有钱赚,对政府昨天的打压会选择暂时忘记。2014年9月阿里巴巴在纽交所上市
只要有钱赚,对政府昨天的打压会选择暂时忘记。2014年9月阿里巴巴在纽交所上市图像来源: Justin Lane/EPA/picture alliance/dpa

更多的企业家会结束观望

因此,外界看到,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高官日前利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和博鳌亚洲论坛这两个平台,对国际社会特别是外资密集发布中国将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政策信号。无论是习的贺信,还是李强和丁薛祥的致辞,以及相关经济部门的部长们在两个论坛年会的演讲来看,重点表述的都是中国将扩大市场准入,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性开放,打造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商务部长王文涛更是在短短三天,接连会见了苹果公司、溢达集团、雀巢集团、宝马集团等 11 家跨国公司高管,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库克还分别受到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和国家副主席韩正的接见。这种频率和对外资的重视,在习近平统治的前10年罕见。

原因无他,就是中国经济在过去几年里实在太差,尽管目前看来开局不错,但今年要实现 5%左右的增长目标,也不那么轻松。问题还在于,经济增长不能只是一年或者两年,要有持续性,而在中美对抗的大环境下,要保持这种持续性非常困难,随时可能中断。这就必须激活内资和外资对中国的信心和积极性。相对外资,中国私人企业家对中国政府的信心和信任度尤差。

虽然资本的本性有见利忘义的一面,只要有钱赚,对政府昨天的打压会选择暂时忘记,总有人跃跃欲试,你不想吃这块肉,自有人惦记它。然而,对很多企业家来说,对政府的打压会让他们记忆尤深,心有余悸,要消除这些企业家的忧虑乃至恐惧,就需借助某些特定人物和事件。马云注定了是这种特定人物。可以预期,他回国后,更多的企业家可能会结束观望状态。

尽管在做企业的过程中,中国的企业家们会遇到各种各样具体的困难,但整体上或会迎来于企业发展而言非常重要的政策环境的小阳春。

 

邓聿文为政治评论员,独立学者,中国战略分析智库研究员兼中国战略分析杂志共同主编。

德国之声致力于为您提供客观中立的新闻报导,以及展现多种角度的评论分析。文中评论及分析仅代表作者或专家个人立场。

© 2023年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