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而坚定的抗争”
2014年6月24日(德国之声中文网)"香港是个小奇观。在中国,这是唯一民众可以纪念六四的地方,是唯一民众可以畅所欲言、无需害怕国保的地方。在中国,这1100平方公里享受着最多的自由",《南德意志报》周二(6月24日)一篇署名文章在开头这样写道。
尽管如此,香港人看到自己的自由受到威胁--1997年时许诺给香港人的自治权遭到消蚀,作者笔锋一转写道。香港对北京的涉入感到担忧,因此他们让这里成为中国唯一一个公民自发去投票的地方。
香港公投的议题围绕着2017年的特首选举方案。其中投票第一个议题提供三个方案供港民选择。另一个议题则是如果政府的方案不符合国际标准,立法会是否应予以否决。截至本周一(6月23日),已经有70万人参与了投票。
这自然惹毛了北京。官媒《环球时报》周一发文狠批。而香港律政司司长袁国强所说的"公投不过只是公众意志的表达",作者认为,此话虽然非常准确,然而袁贬损的寓意却让人不禁质疑司法的独立性。
97年以来的民主精神
"尽管香港从未是个民主社会,但却一直是个法制社会:公平、法制而不是独裁,这是这个城市的承诺。……不久前,中国政府用一本‘白皮书’提醒香港人,这些只取决于自己的恩赐。而北京特别指出拥有对香港的'司法管辖权',这让香港人尤为愤怒。"
"香港之所以是一个小奇观,也因为香港公民恰恰是在97后更将自己看作是有责任的、自觉的民主人士……正因此北京不信任香港,也因此违背了97年立下的自由和普遍选举承诺。如果香港精神跨境传播呢?这太危险了。"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已经逐渐瓦解。"中国人对此并不在意,就像他们越来越不在意外国的反应一样。中国总理李克强上周出访伦敦,从英国首相卡梅伦口中听不到任何一句关于香港人忧心的内容--虽然这里曾经是香港的母国。"
作者最后写道,"香港人很孤单,但很坚定。这将是一个炙热的夏天。"
自由是香港的精神食粮
6月24日《新苏黎世报》的一篇文章同样关注了这次香港民间投票。文章认为,香港通过这次民间投票体现了自己的活力。
香港在文中被称为"中国南方的宝库",然而这指的仅仅是经济上,政治上它让北京忧虑。文章提到,香港回归以来,两股力量就议会和政府的委任展开拉锯战。亲民主派要求自由、直接的普选;北京和香港的亲京派则尝试进行各种限制,以便一手完全控制香港的政治路线。
"港民是务实的,他们并不想发动政变或者造成政治混乱。但他们致力于政治参与,不允许自己的法制国家性质被轻易拿走。这事关他们维护自己政治制度繁荣昌盛的共同责任。如果说北京政府在本土也能体验到公民行动并不总是为了推翻政权和政治破坏的话,那么最有可能的是在香港。对这些前英国殖民土地上的人民缰绳拉得太紧,就会破坏这个特别行政区以政治自由、法制国家传统为基础的经济成功。北京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无论如何对待其南方的宝库时应该谨慎行事。"
摘编:万方
责编:谢菲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