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朗德外交政策不明朗
2012年4月23日(德国之声中文网)弗朗索瓦·奥朗德(Francois Hollande)25岁便担任密特朗的经济顾问,27岁成为密特朗的总统府顾问,在社会党中堪称元老级人物。不过,由于行事低调,又从未担任过任何公职,奥朗德在国际政坛上仍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物,在外交方面立场也不甚鲜明。这样一位被视为左翼温和派代表的人物一旦成为法国总统,外交政策,尤其是对华政策,会有什么有别现任总统、保守的人民运动联盟候选人萨科齐的地方呢?
法国汉学家、中国团结协会主席侯芷明(Marie Holzmann)认为,这正是观察家难以回答的问题:
"我发现他好像跟别的政治家不一样,他没去过中国,反正他最近是没去过中国。而且有关中国的事情,政治、经济、合作等,他在竞选中基本上没有说什么。"
法国人面对中国心情复杂
在经济危机阴云笼罩下的欧洲,中国被视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甚至是能够帮助欧洲摆脱债务危机的救星。但在人权、民族问题上,欧洲人对中国政府的做法却难以苟同。侯芷明指出,这也正是法国人面对中国心态复杂的原因:
"我们生产的东西,比如说A380,中国人愿意买。对法国来说,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顾客。去买东西的人,会发现现在从中国过来的产品非常多,而且总的来说也非常便宜。去中国旅游的人回来后都很高兴,说中国越来越发达,越来越先进,将来肯定是全世界的巨人等等。再说法国一贯有一种反美的传统,认为美国政府是最大的跨国政府,我们不喜欢唯一由它来控制世界。所以有一部分法国人,比如说梅朗松-他这次得票率为11%-比较主张靠近中国,少靠近美国。但是,关心西藏的法国人也很多,没有一个小城市没有一个支持西藏人民的小协会,小委员会。"
或更关心人权
这样的选民组成也许能够部分解释奥朗德在选战中少谈中国,避谈中国的原因。不过,侯芷明也认为,总体来讲,奥朗德的外交政策会和密特朗以前的外交政策较为接近,社会主义党的法国政治家跟右派的总统或政治家相比更关心人权。
"右派人士,象基辛格那样,比较喜欢实用主义,但是左派不能这样,因为左派必须考虑怎么把全世界的经济搞得'安静'一点,比如穷国和有钱国家之间的大区别,他们不能不关心。中国国内就有这样的问题,贫富差距很大。因此这是一个原则的政治观点。任何一个左派的总统都不能不面对这个问题,而且给他投票的人会要求他关心这些问题。"
奥朗德在首轮选举中拔得头筹被欧洲社会党阵营视为法国人期待政府换届,要求重视公平、福利的愿望表达。在经济方面,奥朗德要求通过经济增长来削减赤字,适当增加公共支出,降低中小企业所得税税率,增加年收入超过100万欧元的人的个人所得税税率,将退休年龄从62岁重新降回60岁。但奥朗德的主张被批评为过于理想主义。
法国总统宝座花落谁家将在5月6日的第二轮选举后见分晓。奥朗德如果成为国际舞台上的新人,无论欧洲还是中国,恐怕都需要一段适应期。
作者:乐然
责编: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