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墙外文摘:一个新闻人的价值

摘编:张平2016年4月24日

《明报》辞退知名新闻人、执行总编辑姜国元,尽管声明乃因节流紧缩的财务政策,仍然被广泛认为真正的原因是香港新闻自由的沉沦。

https://p.dw.com/p/1Ibnu
Hong Kong Protest gegen die Entlassung vom Journalisten Keung Kwok-yuen
《明报》辞退执行总编辑姜国元引发抗议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Apple Daily

(德国之声中文网)《明报》辞退执行总编辑姜国元(笔名“安裕”),被疑打压新闻自由。在辅以编者按说明《明报》集团称裁减人手乃节流紧缩政策的情况下,《明报》刊发了刘锐绍文章《从财产之密到“炒姜”之密》,认为虽然巴拿马文件也披露了一些与中国高层有关的隐蔽资产,但他们仍然可以稳如磐石、雷打不动。首先因为中国全面封锁消息,即使报道巴拿马文件,但却删去中国政商人士的部分。其次,即使老百姓用自己的方法知悉实情,但也没有任何方法动摇权贵的地位和利益。还有,倘若风吹草动,官方马上打压,全然忘掉经常挂在嘴边的“反贪腐”宣传。所以,巴拿马文件在中国的唯一作用,就是当中共高层发生宫廷内斗时,这些材料就会成为他们斗争的工具。

刘锐绍说,明报的“炒姜”之密,同样也有无奈之处。“按香港法律,只要资方按照劳资法例办事,就可以不需说明原因,甚至无缘无故炒人,就像当年‘六四’后我被《文汇报》炒鱿鱼一样”。不过,刘锐绍说,资方有权,但是否等于资方有理?却完全是另一回事。他提示《明报》读者,“请你们用雪亮的眼睛,继续观察和监督明报的表现,好的赞,坏的弹。这是你们的消费者权益,也是你们保卫香港新闻和言论自由的责任”。

又见“天窗”

香港《01周刊》发表报道,介绍《明报•星期日生活》以一片姜作为封面,象征遭辞退的执行总编辑姜国元。同时有三名作者的专栏“开天窗”,以表达姜国元被裁退的不满;深受读者欢迎的“安裕周记”未见安裕撰文,7个栏目都有提到安裕的点滴或对被裁一事的看法。

文章说,继两年前因时任明报总编辑刘进图被调职,多个专栏“开天窗”后,今期再度有三名作者因姜国元被裁而“开天窗”,包括“法政随笔”余若薇,在其栏目只写下“安裕不安明报不明”的题;栏目“三言堂”的吴志森撰题“欲悲闻鬼叫 我哭豺狼笑”,注明是“安裕常引述的1976年天安门诗抄”;栏目“女人心”的陈惜姿也写下“明报炒姜不明不白 梁柱砍断 日月无光”的大题。每篇文章后都有由编辑注明《明报》裁员的声明内容。

另外,漫画家黄照达的6格漫画中,其中5格分别有1至5个点,第6格则写上“......我明”,然后画了一张空了的电脑桌椅,椅子上画了一件红色风褛,象征安裕在报馆总会穿上的红色风褛。

“侮辱读者的智慧”

香港执业大律师、时评人吴霭仪在《端传媒》发表文章《解雇安裕,明报自戕》说,“我不知道《明报》当局明不明白,《明报》的公信力和对新一代的意义,有多大是有赖《星期日生活》,有多大是有赖不时有不畏大陆当局、不畏本地权贵的新闻报导”,“解雇姜国元,《明报》最直接是伤害《明报》自己”。

明报总编锺天祥解释说,非关政治考虑,只为节省开支。吴霭仪认为,“如此毫无逻辑之言,只会侮辱读者的智慧;人才是报刊最重大的资产──即是主要‘生财器具’”。她说,《明报》高层,总是有一些半自欺的想法:妥协一时,留得青山在,哪怕没柴烧?“我不相信这种东西,做生意有很多种,办一张公信力破产的报纸,是天天公开侮辱自己一次,有什么意思呢?与其日渐沉沦,不如光荣结业好了”。

[摘编自其它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