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091009 China Literatur

2009年10月13日

像余华和莫言这样的作家在中国拥有百万读者,但是在国外却鲜为人知。正在法兰克福书展上展现自己的中国文学作品,对于书展的绝大多数观众来说还显得很陌生。中国的作家在写什么?他们写作的动力是什么?在有着严格的检查制度的中国,他们能自由写作吗?

https://p.dw.com/p/K50f
余华作品德文版《兄弟》的封面

1978年出生的徐则臣在他的小说《跑步穿过中关村》中讲述的是在北京卖盗版光盘的年轻人的故事。他们从乡下来到城市,在陌生的环境里寻求新的生活。他在作品中把北京这个城市本身当作一个话题,详细描述那里的街道、街区和场景。多年生活在德国的中国记者史明认为这是中国叙事文学中的新现象:"如果我们观察一下,就会发现一个从农村和农民题材转向城市题材的写作趋势。不仅是作者,作品中的人物也越来越多的是城市中的人物。"

特别是年轻作家喜欢以城市为背景来写作,例如流行女作家棉棉和卫慧,她们写的是聚会、性和城市的生活空间。青年作家郭敬明则是面向那些处于青春反叛期的青少年。这位只有26岁的作家凭借庞大的广告宣传机器成为了中国最富有的作家之一。德国著名汉学家顾彬教授则认为,这些作品并不是严肃的文学作品,因为它们太肤浅和太商业化:"简单地说,年轻一代只想把握现在,只想生活在当下。他们追求快乐,享受城市的新的财富,这对他们来说就足够了。"

Chinesischer Schriftsteller Mo Yan
作家莫言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 dpa

而像余华和莫言这样的五十年代出生的作家却不同。中国的过去在他们的作品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特别是文革时代。顾彬教授认为,大多数写文革的作家之所以选择这个题材,是因为这好赚钱:"本来文革是个禁区,历史学家总体上还不能研究文革。但是像余华这样的作家知道,这样的题材在中国很受欢迎,就像第三帝国这一题材对德国来说一样。这里面有市场的因素。"

顾彬说,大部分中国作家在写作时眼睛是盯着钱的,中国的文学商业化倾向非常严重,这从书的长度就能看出来,有些书翻译成德语长达七八百页。顾彬教授知道这是为什么:"作家们不能把作品浓缩到两三百页,因为稿酬是按行计算的。这意味着他们不是为了文学本身,而是为了钱而写作。"

很多像顾彬这样的熟知中国文学现状的批评家都指出,"检查制度妨碍了好作品的出现"的说法是靠不住的,因为中国的出版社不愿意出版敏感题材的作品的话,还可以到国外去出版。顾彬指出:"出版社说该写这个写那个,作者自己决定是不是配合。作者可以把作品拿到香港或是台湾去出版。但也有很多人不这样做,因为他们对国家十分认同。"

顾彬教授认为中国现在好的小说不多,中国文学的精华在诗歌。记者史明也强调,小说家们在塑造人物上不肯多花精力。但是史明也指出,中国作家是在特殊的条件下写作的:"作家们受到钳制。他们受制于大众商业化和大众化政策。我不愿为他们推卸责任,但是他们的确处于特殊的情况下。"

作者:Silke Ballweg/潇阳

责编:石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