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给菲律宾的“微薄捐款”引争议
2013年11月14日(德国之声中文网)超级台风"海燕"重袭菲律宾造成近万人伤亡,欧盟及多个国家相继驰援菲律宾。欧盟委员会紧急宣布向菲律宾提供300万欧元的首批救灾援助,另外美国政府向菲律宾提供2000万美元援助,日本、英国、澳大利亚、德国为菲律宾提供的援助款分别为1000万美元、960万美元、2930万美元、150万欧元。香港、台湾两地政府和民间的捐款行动也已启动。最新消息称,美国在派出飞机参与救援后,航母舰队已抵达菲律宾参与救灾行动。
11月8日,中国政府和红十字会宣布对菲律宾的援助约20万美元;这个数目与近年热衷于援助他国的中国政府以往援助数目相比,显得异常"微薄" ;11月13日,习近平以国家主席身份,在台风重灾数日后向菲律宾政府发出慰问电。英国《每日电讯报》、路透社和《纽约时报》相继就中国捐款"不大方"报道,指中国此次援助有损形象,无法承担"负责任的大国义务";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网站11月13日发文分析,北京政府对菲律宾这次灾难的冷漠态度,与近年中国政府对菲律宾采取的孤立外交政策有关。
11月14日,中国官媒《环球时报》发文,援引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吴心伯观点认为,中国政府对菲律宾的援助,考虑了中菲两国当前关系及中国民众感受,强调中国民众对菲律宾近年在南海问题上的挑衅很反感。他同时认为西方媒体就中国援助进行批评,是在挑拔是非和制造矛盾。
对此中国网友中间也出现分歧,据"腾讯网"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有近70%高比例的民众表示不该援助菲律宾;但亦有为数不少的网友对中国政府的表现提出批评,认为政府考量政治因素,把人道主义置于其后;网友"枯荣"表示"七成网民反对援菲律宾,显示出公众无法分清"政府"和"人们"的概念,也是政府多年来煽动民族情绪取得成功。"
"人道主义应该超越政治纷争"
2011年,一场热带风暴袭击菲律宾后,中国在当时提供了100万美元的人道主义援助;2012年4月起,菲律宾护卫舰欲抓扣中国渔船,再引爆多年间的南中海争端问题。2013年9月18日开始的菲律宾、美国联合军演再为南海紧张形势火上烧油。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在本周一的例行记者会上被问及:捐赠数额是否对应于当前中菲两国的冷淡关系时,秦刚拒绝作答。
深圳当代社会观察研究所的创办人刘开明在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表示,中国政府一向"慷慨",以塑造一个大国形象,而这次对菲律宾的捐助,应该考量两国的外交关系之后的决定:"应该是岛屿争端、政治问题的影响,在外面看来中国是'土豪',财大气粗,捐其他地方的时候动辙就是很大数额,现在捐的这个数额在我看来,不捐更好一点,捐这么少让人感觉不可思议。我觉得政治是一回事,人道救援是另外一回事。"
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李楯也向德国之声表示,灾难当前,任何国家政治都应该闪避到人道主义的后面:"在面临救灾和人道主义援助这些问题上,往往应该是超越国界的,超越政治争纷,在这个世界上,人应该排在第一位的。"
"以国家主义、民族主义、民粹主义凝聚人心,值得警惕"
李楯也就《环球时报》所称的"尊重民众感受"及网络调查中有近七成的人不愿意捐助菲律宾一事发表了看法,他认为近年,中国政府确实经常祭出"民族主义"等法宝,来"凝聚"社会矛盾频发背景下的人心,这样的教育根植于民众心底,使很多人的价值观发生扭曲:"在这些年来,形成一种不是很好的倾向,以国家主义、民族主义、民粹主义来凝聚人心,这非常值得警惕。"
刘开明也表示,即使存在政治纠争和两国矛盾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可以借鉴香港政府作法;香港立法会财务委员会已通过决议,11月15日向香港赈灾基金拔款4000万港币,以用于包括对菲律宾在内的赈灾需要;尽管由于2010年发生的马尼拉人质事件,一度使香港和菲律宾关系紧张。但风灾发生之后,香港政务司长郑林月娥表示人质事件引申的问题和风灾是两回事,援助工作纯粹是基于人道立场,也相信市民会普遍支持。而香港的民间机构乐施会等也组织民间力量,迅疾投入救援工作。
作者:吴雨
责编:李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