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全会标志中国进入反腐新阶段
2014年10月22日(德国之声中文网)
德国之声:您认为四中全会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朱利安·埃文斯-普里查德:四中全会可以被看作两年前开始的反腐运动进入第二阶段的标志。这场运动迄今力度很大,成千上万的官员受到惩戒。
不过,领导层已经明确表示不满足于到此为止,并计划针对官员进行更好的制度性监管,减少腐败的机会。因此,这次四中全会的焦点是反腐的制度化以及引入一些变化来减少贪污受贿的机会。从中期来讲,这会带来经济上的红利。
德国之声:党会引进什么样的变化减少贪污受贿的机会呢?
朱利安·埃文斯-普里查德:为了加强对法律制度的中央监管,防止地方官员干涉司法裁决,地方法院也许会对更高级别的司法机构负责,而不是对地方当局负责。
目前,我们希望立法机构继续取消需要行政批准的条款数量,李克强总理指出这是官员灰色收入的主要来源。此外,对地方政府借贷和支出进行更好的监管以及实施上个月出台的新的预算法,也可能是将引入的一个变化。
德国之声:引入这些措施会对中国的经济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朱利安·埃文斯-普里查德:这些措施最终会产生积极的经济效应。打破法院和地方政府的关系能够帮助减少地方保护主义。地方保护主义大多在让国有企业受益的同时让更有效率的私人企业付出了代价。减少行政批准能够降低企业的费用,帮助抑制官僚主义糟粕。
对地方政府预算实行更好的监管能够使国家投资更有效率,放缓信贷风险的形成。我们认为,这是措施的积极影响远远超过了反腐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比如对奢侈品、宴请和不义之财的需求降低。
德国之声:但是,分析家也指出反腐的负面效应-比如官员因为害怕可能出现的影响或者作为对反腐的消极抵抗而不作为。您怎么看?
朱利安·埃文斯-普里查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两年前发起了反腐运动,李克强总理一再表达了对经济政策不总能在地方层面得到完成的沮丧。我们期待中央政府能够加强监管,对官员的不作为采取更强硬的措施。
党谈到要加强法治。您认为在反腐之外的司法改革会有什么变化?
朱利安·埃文斯-普里查德:人们往往认为,共产党谈在中国推动"法治"只是吹吹热风罢了,但是从中国的情况来说不仅如此。在共产党的语境里谈法治,不能理解为遵循西方司法独立的理念。中共将继续保持对法院一定程度上的控制,保持特别司法权力。但是,其主要目的是保证党政官员遵守界限,做领导们想要的事,并且让官员不要滥用权力,因为领导人担心这会削弱其合法性。
朱利安·埃文斯-普里查德(Julian Evans-Pritchard)是位于英国的经济研究咨询机构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的中国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