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规模移民月底完成
2011年8月22日据中国媒体《京华时报》《新京报》等报道,本月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境内将完成16.2万人的全部搬迁工作。很多移民表示,并不愿意离开故土。据悉,耗资相当于三个三峡工程的"南水北调"工程将使近三十五万人成为移民。
在德国之声早前就"三峡库区"移民采访中国的学者戴晴及旅德水利专家王维洛时,他们谈及大型工程对生态的破坏之外,也谈及移民所带来的负面社会影响,如中国大型工程移民过程中呈现最多的问题为政府贪污移民款项,移民补偿并不能完全用于移民的安置;移民后的生活无法得到保障,继而引发在移民县和移民村的社会矛盾爆发等。
"南水北调"为毛泽东最初提出
1952年毛泽东提出"南水北调"的最初构想,到2002年12月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开工,时间整整跨越了半个世纪。南水北调工程分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总长度达 4350公里,建成后与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相互联接。丹江口水库的水将被引向北京,供应北京等市区的居民生活用水。为使丹江口水库加高,河南淅川县需要移民16.2万人。如今近十年过去,当年"三峡工程"的影响日渐呈现,正在进行中的"南水北调"工程从施工之始,争论从未停息。
王维洛认为,很多大型工程,包括三门峡工程、三峡工程及正在建设中的南水北调,尽管象三门峡工程的教训在先,但中共的决策者从来不用科学的态度来决策,即使错了也无须担当责任。
南水北调将来无水可调
今年以来,南方的长江流域持续干时旱,生态专家指"三峡工程"为诱因之一,对此德国之声早前采访王维洛时,他也指出,其实南水北调工程对环境造成的伤害将比三峡工程更为严重。
丹江口是南水北调中线方案的水源,南水北调工程前期方案是调一百亿立方米每年进入北 京,中期是两百亿立方米,远期的方案是四百亿立方米。在湖北省及长江流域目前干旱的条件,是不是有水供给北京、天津及华北地区呢,目前看来完全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所以南水北调工程各线工程都将对该河流的中下游环境造成浩劫性的影响。象东线工程调水,将导致长江河口地区土壤盐渍化等问题。即使付出巨大的代价,王维洛依然认为仍然无法解决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
应增加生态影响、社会影响、移民补偿方面的透明度
德国之声就此也采访了中国非政府组织"绿家园"的负责人汪永晨,她认为目前媒体和公众关注的南水北调工程的焦点中,缺少对大型工程"公众参与"和"公众知情"的视角。
汪永晨曾于2003年到达丹江口水库的水源地--位于湖北襄樊的汉江考察,其后多次前去调研,近些年,汉江的降雨量越来越小,2007年、2008年曾出现历史水位最低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还要把水调到北京,会产生怎样的生态效应,会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怎样的影响,对这样的信息公众又知道多少?我在汉江源头安康采访时,老百姓对这些都是不知情的,他们能知道的就是他们做出一些牺牲,让首都北京的人喝上水。但调水在即的情况下,生态影响,对他们有什么补偿,他们都不知道。"
汪永晨认为决策者应该对早前的大型工程决议,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而作出调整,并且这样一个举世瞩目的工程,应该增加对其中的移民补偿安置,生态影响评价,社会影响等各方面的透明力度。
作者:吴雨
责编: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