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南极周围地区的生态系统

2001年11月14日

昂茨特教授说:"冰山留下的这些沟痕,和没有受到破坏的地方完全不一样。那里一开始几乎没有生命。一段时间以后,生命才会再慢慢地回到这里。假如在长时间内,不再受到其它破坏,那里将会渐渐重现异常丰富多彩的海底动物世界。"

https://p.dw.com/p/1LWf
南极旗帜
昂茨特教授在不来梅港市的阿尔夫莱德-韦格纳研究所工作,他的主要研究课题是自然灾害,是由南极海域里的巨大冰山引起的自然灾害。这些移动的冰山,在水下150米到300米深的地方,撞到海底,划出深深的沟痕,使生活在这里的动物失去家园。

科学家们可以根据他们在那些沟痕里发现的动物种类,估计南极区域生态系统的负荷能力。他们发现,在生成不久的沟痕处,如苔藓动物门之类的速长型微生物首先落脚。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其它种类的动物才开始返回居住,例如海绵动物门之类。因此,每一种动物都典型地代表了一定的沟痕恢复阶段。如何尽可能准确地测定这些动物的年龄,从而由此准确推断沟痕地带的恢复程度,是科学家们研究的课题,例如德国“南极星号”科学勘测船上的科学家们:

“过去人们以为,那儿那么冷,风有时又那么强,那里的海底世界大概没有什么生命存在。由于南极海域非常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条件,它实际上是自成一体,和地球上的其它海洋系统没有关系。自从南极星号在那里也被当成破冰船使用后,人们才发现,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儿。在这样的严寒地带不会有多少生命存在,纯粹是人这种温血动物的想象。实际上,那是一片生命非常丰富的地区。”

有一点令科学家们吃惊。开始,他们以为,冰山的那种几近翻天覆地的力量,足以摧毁海底世界的生命空间,减少那里的动物种类。然而,恰恰相反,从长远角度来看,将会有比先前更多的动物在这些地方扎根落户,只是这一过程将需要很长时间,几个月,几年,在极端情况下,甚至几百年时间: “由此可以推断,南极周围的生态系统,对外界干扰非常敏感,如环境污染等等,因为它总是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得到完全恢复。” 科学家们当然也非常关注温室效应可能导致的气候变化。根据他们的经验,那些微生物在南极附近寒冷的水域生存得很好,它们对环境适应得非常出色。相反,零点以上的温度变化,会给它们带来更大的问题。温度升高,不仅仅会给那些微生物带来困难,另一个明显的后果是浮冰地带将会缩小: “浮冰层的变化,当然会直接影响到高等动物,引起它们的严重变化。比如食蟹海豹,它们需要水中的浮冰,以升到水面休息。另外,这些浮冰也为它们提供了一定的保护,例如阻隔虎鲸的袭击。假如这些浮冰一旦消失,它们就将失去生存的基础,这将导致动物种类成分的极大变化。” 昂茨特教授希望南极地区的环保研究,也能从长远角度出发,为稳定和保护那里的生态系统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