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北外人在德国之声 - 实习经验谈

李谢恭2007年7月20日

德国之声台长贝特曼先生去年中国之行的一项议程就是和北京外国语大学签订了一个合作协议,北外德语系每年可以派学生到德国之声来实习,熟悉了解工作环境,积累相关经验。今年24岁的朱宇晗是北外在读研究生,也是合作项目里第一个实习生,请看德国之声记者的报道:

https://p.dw.com/p/BKD1
德国之声网络编辑部办公室图像来源: DW

德国之声多年来都很重视和中国方面的合作,这次与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合作项目,对双方来说都是一个促进了解的好机会。今年24岁的北外在读研究生朱宇晗,通过了数轮严格的选拔,脱颖而出,成了第一个有机会来德国之声实习的人。

她觉得自己很幸运:“我们当时经过了层层筛选,第一轮是翻译新闻稿,第二轮是电话面试,最后圈定了两个学生,决定让我第一个来。我觉得非常幸运,而且因为是来到德国,也代表中国学德语的学生,觉得肩负的责任很重。”

从本科到研究生阶段,她学习德语有6年时间了,但是从来没有来过德国。因为学业关系,她对德国还是了解不少的,平时自己也比较关心德国的时事。只身一人来到了德国,朱宇晗的第一印象就是环境非常好。

她说:“我是坐飞机来的,在北京的时候,从天空往下看,满眼都是黄褐色。但到了德国就是一片绿色,配上房屋整齐的红色屋顶,感觉像童话里一样。而且德国的社会很有秩序,很有礼貌。比如遇到红灯,有些司机会让行人先走过去。……不太适应的地方主要是饮食。我个人认为,还是中国的东西比较健康,德国的饮食我觉得有点腻。”

以前没有新闻工作经验的朱宇晗,通过在德国之声实习,觉得中国和德国的关系非常紧密,可以报道的题材很多。自己也因此开阔了眼界。她说:“对于新闻媒体来说我们仅仅是受众,而没有参与过。德国之声中文组就是向大家介绍中德文化交流,两国关系等等。我们在中国的时候没有特别注意这些,到了这里,才发现自己通过新闻工作,视野一下开阔了,原来还有这么多的事情都在发生,这么多人,这么多想法同时存在。”

在中国德语学术界德国之声知名度很高,但一般人对其并不十分了解。德国之声的传播有三个渠道,电视,广播和网络。朱宇晗认为这三个渠道都不是很畅通:电视必须有卫星电视才能收到;用短波收听广播对有些人来说比较麻烦;而网络又长期被封锁。她说:“我希望德国之声能扩大它的受众面,让更多人了解德国和中国的关系和文化交流。”

作为德国之声中德交流合作的受益者,朱宇晗还衷心希望有更多的同学都能积极争取获得这样的宝贵机会。她说:“在国内学德语再长时间也是纸上谈兵。只有真的到了德国,才能感受到这里的文化,了解这里的生活。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希望其他的同学也要努力争取到这个机会。”

跳转至下一栏 浏览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