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北京跳起了“祈雨舞”

2014年3月28日

为了应对雾霾和缺水,北京政府想出了人工降雨的办法。但德国之声专栏作家泽林认为,中国政府无法长期左右自然现象。

https://p.dw.com/p/1BYDS
China Peking Smog
图像来源: Reuters

(德国之声中文网)在北京,关注每天的天气预报时有不一样的规则。当北京的天气预报说明天有雨或强风的时候,人们的反应和德国完全不一样:他们会松一口气。今年二月,政府就雾霾发出预警后,人们将随后到来的那场小雨视为自然界的奇迹。因为雨水可以清洗空气中的有毒物质。北京本周五(3月28日)的情况也是如此。这一天是以浓浓的雾霾开始的,后来开始下小雨,下午雨后的空气质量明显提升,甚至露出了太阳。

人们喜欢看到降雨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尤其是中国的北部省份每年冬天都非常缺水。就连中国首都北京都属于世界上缺水最严重的城市之一。地下水位不断下降,许多北京人赖以生存的水源如今都已变成涓涓细流。同时,仅北京市一年的降雨量就等于德国全年降雨的总合。但是,北京几乎四分之三的雨量是集中在夏季的两个月中,甚至会导致洪水泛滥。从去年9月开始,北京就几乎没有正经的下过一场雨。此外,这个位于沙漠边际的城市每年春天都会遭受沙尘暴的袭击。它能让航空交通陷入瘫痪,并给北京市铺上土黄色的一层外衣。然后还有这几年越来越严重的雾霾。

人工降雨

现在问题已经严重到除了用人工降雨缓解环境问题压力以外,别无他法的地步。人们在50年代的时候发现了降雨神器"碘化银",这种看上去黄黄的盐由化学元素银和碘组成的。如果把它喷洒在云中,就能释放出许多吸水的盐分,最后形成降雨。

Buchautor Frank Sieren
德国之声专栏作家泽林图像来源: Frank Sieren

这种所谓"播云"(cloud seeding)的方法就是用飞机或火箭弹把碘化银送入云层,聚集其中水分,最后促成降雨的过程,人们可以有的放矢。如果掌握好用量,降雨中碘化银的残留量可以少到不会给人类及动物带来危害。但这不是中国发明的技术。这种有目的影响天气的做法几十年来一直被全球各国所实践,为的就是促成人工降雨或降雪。

如此也可以遏制农业大敌冰雹,因为它总是会给农作物带来巨大的危害。就连德国和奥地利都配备有多架抗雹飞机,这是一种经过特殊改装的塞斯纳型飞机,在气候恶化的时候能够派上用场。飞行员恰到好处的将化学物喷洒至云中,防止冰雹的形成。德国冰雹的重灾区是罗森海姆(Rosenheim)。自从这里的抗雹飞机开始执行任务后,当地冰雹带来的损失明显下降。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难爆发后,当时的苏联也曾尝试用同样的方法让受核辐射污染的降雨远离莫斯科。

人工降雨的世界冠军

但是,中国毫无疑问的是人工降雨的世界冠军。中国气象局两年前就公布了一项计划,其中规定在2015年以前用人工降雨减缓雾霾。政府为地方上的降雨项目准备了1600万人民币的资金。目的是让问题区域的年降雨量最多提高5%。也就是说每年将有500亿吨人工雨从天而降,这等于是把整个德国博登湖的蓄水浇洒在中国大地。这其实可以是一种进步。尤其是对于经常缺水的北部地区和不断创造新纪录的雾霾危害来说。

但人为影响自然现象的问题也就在这里。无论气象局如何努力,都无法精确的预估出人工降雨的范围。2009年的暴风雪就是证据之一。当时1600万吨人工降雪让北京陷入3天的混乱状态。而且,雨水还被引到了别处。此外并不是所有地方都像北京的情况那么好。这里飘过首都上空的雨云到了海面就会形成降雨。而且,人工降雨还需要云。这个是连中国的共产党员都无法自行搞定的事情。

作者简介:弗朗克·泽林(Frank Sieren)是德国之声特约记者,已经在北京生活了20年。

编译:任琛

责编:张筠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