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养老院里的幼儿园:其乐融融

雨涵2016年4月8日

幼儿园与养老院之间的合作近年来在德国越来越普遍。通过让幼儿与老人之间的定期接触交流,不仅老人单调的生活增添了色彩,孩子们也学会了关心他人。

https://p.dw.com/p/1IPCq
Deutschland Mainz Malen im Seniorenwohnheim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F. von Erichsen

(德国之声中文网)养老院原本安静冷清的厨房,今天却格外热闹:三四个孩子围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一个拿着一袋面粉,一个小心端着牛奶,另一个握着一把搅拌棒,老奶奶坐在他们中间,一边指导孩子们操作,一边提醒他们当心不要弄洒,每个人似乎都专心致志,乐在其中。

--这并不是孙子孙女来看望奶奶,他们之间也并没有亲缘关系,而是幼儿园和养老院的合作项目。这种合作的思路虽然在上世纪的德国就已经产生萌芽,不过还是近年来才渐渐普及。它的主导理念就是让这个社会中最年幼和最年长的两个群体之间增加接触,加强交流,而且通过互动让双方都有所受益。

有的读者也许不禁要问,孩子们不是都有自己的祖父母吗?怎么还需要加强交流呢?首先,在德国,祖父母一般很少会承担起照看孙子/女的主要责任,孩子大多由父母独立抚养,父母双方都需要工作的孩子一般会很早就送进托儿所。这与中国的家庭模式有很大区别。更何况一些移民背景家庭出来的孩子,祖父母并不在德国生活。其次,居住到养老院的老人一般比这些幼儿园孩子们的祖父母年龄更大,已届耄耋之年的比比皆是。而这些老人之所以住在养老院,也大多是因为家人不在身边,难以自己料理生活。

Symbolbild Familie Deutschland
在德国,最典型的家庭形式就是:一对夫妇,两个孩子。祖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通常不多。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dpa/Jens Kalaene

德国北威州小城第茨(Titz)的一家"天主教家庭中心"的研究显示,随着年岁的增大,老年人的社交圈会越来越小,而一些"小客人"的拜访会给他们平静却有些孤单的生活增加一些活力。这种幼儿园和养老院的合作项目,可以有很多不同的组织方式,比如每周定期让老人和孩子们共进早餐,或者是一起做一些简单的手工,共同踏青郊游,或者是在节日期间让孩子们到养老院表演节目等等。原本养老院常常受到社会的诟病,被指责只能照顾老人吃穿,却无法关怀老人的精神需求,而这样的活动恰好填补了这个空白。

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比如在汉堡的法尔姆森城区(Farmsen)的一个"关爱与安居"(Pflegen und Wohnen)项目中,孩子们在寓教于乐的形式中轻松地掌握了如何去接受和尊重年老和病残人士的特殊需求。善解人意、乐于助人这样的优良品质在他们身上自然而然地得到了诱导和培养。

在共同完成的烹饪或者是园艺劳动中,老人们乐于将自己的丰富经验传授给孩子,同时也会觉得自己虽然老了但还能做一些事情,还很有价值。而孩子们也在和老人的相处中被激发了创造力、积极性和对生活的热爱。在歌声、欢笑声中,老人和孩子都得到了乐趣,得到了新的认识--同时也更好地认识了自己。

98岁的卡特琳娜·赫尔曼(Katharina Hermann)就是这种活动的受益者。她对德国广播电台(Deutschlandradio)表示:"孩子们做的事情很棒。这对于他们来说肯定也是吃力的。我可以告诉您,他们在活动结束之后都很累。有一个小姑娘叫尼娜,她现在还经常和她的妈妈还有弟弟一起来看我。"

社会教育学者布莱博尔(Marko Bleiber)对《汉堡晚报》表示,即使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不一定能够找到证据证明参与这种活动的老年人和儿童理解对方的能力有所提高,但尽管如此它给双方所带来的收获还是显而易见的:"孩子和老人通过这种相处获得了快乐"。他也希望这样的项目能够推动社会上各个年龄阶层之间的互相尊重与和睦相处。

使用我们的App,阅读文章更方便!给[email protected]发送一封空白电子邮件就能得到软件和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