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许“三孩”:中国人口政策再放开
2021年5月31日(德国之声中文网)新华社等官方媒体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周一(5月31日)召开的会议上宣布,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媒体报道称,这是在“全面两孩”施行五年后,中国政府出台的又一“重大政策举措”。 会议称,新政策“有利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
《纽约时报》报道则称,此举反映出人们对中国老年人口的迅速增加可能会加剧劳动力短缺,并在不久的将来给经济带来压力的担忧。
“四个老人、三个小孩”
消息官宣后,立即引起民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但无论是媒体随机采访的年轻市民,还是社交平台上的留言,绝大多数的发言几乎都传达了同样的抱怨:生育率低迷的根本原因不是政策限制,而是养育成本太高。
微博相关新闻下,用户留言道:“这根本不是生的问题,是教育住房及就业等等综合因素的大问题,生只是小问题”;“我觉得还是先解决医疗就业住房教育养老的问题,再来谈三胎”;“我关心的是支持配套措施有哪些?生活压力太大的话,年轻人是不愿意生的”;“他们到底知不知道大部分年轻人养活自己就已经很累了?”
也有人建议“先解决最基本的生育福利以及女性生育会必然面对的职场困境职场不公等问题,再鼓励她们生孩子吧!”;“我们身为女人这一刻真的觉得悲哀,要把我们当生育机器吗?”;“这届独生子女真的幸福,可以养4个老人,3个小孩。”
“低生育陷阱”
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 2020年中国出生人口数量为1200万人,相比2019年的1465万人减少了265万人,降幅约18%。由此,从2017-2020年,中国出生人口数量已经连续4年下降。
不久前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2020年中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即平均每个女性生育的子女数)为1.3。这一数据令各界十分关注,并提出了中国人口出生持续下降的趋势还能否逆转的问题。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5月中接受中新社采访时表示,国际上通常认为总和生育率1.5左右是一条“高度敏感警戒线”,一旦降至1.5以下,就有跌入“低生育率陷阱”的可能。
31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统筹规划、政策协调和工作落实,“依法组织实施三孩生育政策,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
不如全面放开?
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和公共政策教授、老龄化中心主任贝斯图(Stuart Gietel Basten)对德国之声表示,新的政策至少消除了一个明显的矛盾悖论——一方面担忧生育率过低,同时却继续限制生育。
但他认为从宏观看,不能期待政策改变会让中国整体的生育模式发生变化,因为毕竟只有相对少数人确实有生育第三胎的愿望。其中原因包括育儿成本以及女性职业发展机会的成本付出过于高昂。
贝斯图说:“在微观层面,这一政策对那些确实想要三孩的人会是一个重要的改变。对进一步杜绝部分地方官员对女性身体的非法惩治措施(如绝育、堕胎)也是一个重要步骤。”
伦敦国王学院的社会学者刘晔对路透社表示:“在我看来这只是一个数字游戏。实际上仍缺少具体的政策规划来解决让家庭(特别是女性)不愿生育更多孩子的三个主要障碍:育儿成本、职场对处于生育及育幼年龄段女性的就业歧视,以及在诸多行业和私营托幼机构缺乏儿童福利保障。”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教授刘瑞明今年初接受新浪财经采访时指出,从生育的意愿上来说,“哪怕是在一些相对落后的地区,一个家庭对于孩子的需求也很少到三孩以上,所以放开三孩不会有实质改善,放开三孩和全面放开也没有本质性的区别,中间的过渡事实上是没必要的,从权利的角度来看,也应该全面放开。”
贝斯图认为,中国面临的的人口结构挑战无法仅依靠新生儿增加来解决。“这只是一个需要应对的层面,其它层面还有提高生产率、改革社会保障系统、建构一个更具适应力的、健康的老龄社会等等。”
© 2021年 德国之声版权声明:本文所有内容受到著作权法保护,如无德国之声特别授权,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当行为都将导致追偿,并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