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尔基金会发表德国媒体中国报道研究报告
2010年6月15日由伯尔基金会和德国埃尔福特大学以及杜伊斯堡-埃森大学联合参与主持的这项调查研究,对2008年德国《法兰克福汇报》、《南德意志报》、《日报》三份日报、《明镜周刊》、《焦点》杂志、《时代》周报三份周刊以及公法电视台的新闻类节目当中与中国有关的报道进行了数量和内容两方面的调查分析,同时还对7家媒体的编辑以及驻华记者进行了问卷调查。2008年全年7家媒体有关中国内容的各类报道数量为8766篇。其中所占数量比例最高的顺序为中国内政(978篇,24.9%)、北京奥运会(826篇,22.3%)、经济(618篇,14.8%)、国际新闻(522篇,12.1%)等题材范围。
“多半报道属于‘陈词滥调’”
共同研究并撰写这份报告的德国的埃尔福特大学研究学者卡罗拉·里希特(Carola Richter)和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学者塞巴斯蒂安·格宝埃尔(Sebastian Gebauer)分析认为,调查所包含的8700多篇报道中,一多半报道都属于固有观念下的"陈词滥调",报道带有"矮化(中国形象)"的特点。另外媒体报道的焦点集中于"少数民族问题、西藏和台湾领土主权问题以及人权问题"等等。
里希特(Carola Richter)介绍说,研究结果显示,虽然同其他地区的报道相比,有关中国经济和文化类的报道数量相对较多,但是与中国相关的新闻仍然是以"冲突"为主的概念进行定义的。具体来说,就是与中国有关的暴力、危机、灾害等题材更容易成为德国媒体报道的内容。她批评说:"媒体不应该总是聚焦短期性的冲突事件,而应该多一些不看重结果的、分析性的对中国社会生活状态进行描述性的报道。"
在这项调查研究中接受过问卷调查的《日报》亚洲编辑部编辑斯文·汉森(Sven Hansen)表示,他认为这项研究本身是有意义的,可以看出媒体传递什么样的信息,媒体人员是在什么样的工作条件下工作的。但是,整体来说他认为这项研究得出的结果表示失望。"比如说,(报告)建议我们采写更多背景性的报道。这种建议是好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并不太现实。因为还从来没有像2008年这一年有数量如此之大的背景性深度报道。在其它年份也达到这样的水平不太可能。"
区别对待中国报道?
研究报告结果显示,德国媒体的报道部分歪曲了中国的形象。里希特说,媒体把注意力过于放在特定的事件上,"没有真实地还原现实生活",从这一意义上说,德国媒体对中国进行的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失真了。
德国电视二台驻华记者韩诚(Johannes Hano)对这一结论表示不满:"如果要是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那么也可以说:德国记者对德国的报道是歪曲的,德国记者对美国的报道也是歪曲的。记者当然不可能对一个国家的方方面面都进行报道。我们当然要对可报道的新闻题材进行选择,但是在对任何一个国家进行报道的时候我们都会这么做。"
韩诚表示,不能要求德国媒体报道中国时与报道其它国家和地区区别对待。他强调说,在做任何报道时,记者都是按照新闻的原则工作,并不会因为所报道的国家地区不同就会在原则上有所区别。
成见—普遍还是个别?
《日报》亚洲编辑部负责人斯文·汉森对调查报告中提出的另一个结果,也就是德国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充满了成见,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表示,带有成见性的报道、表述方式可能会引起争议的情况的确存在,但这只是个别现象。"报告中没有提供足够充分的证据证明德国媒体普遍都存在这个问题"。
在北京工作的德国记者中也有人对调查研究所选择的年份提出质疑。一位德国驻华记者表示,2008年是中国的多事之年,"西藏事件"、"奥运会火炬传递受阻"、"汶川地震"、"三聚氰胺毒奶粉"等突发事件集中于这一年。并不是记者们不愿意报道中国社会的变化,科技方面的发展,而是因为可支配的时间太少,对其它题材已经无暇顾及。这位记者强调说,如果这项调查研究选择的时间跨度更长,那么得出的结论恐怕就会不同。
研究报告的撰写人里希特说,除了对2008年德国媒体关于中国的报道进行调查研究之外,她也对其它年份德国媒体中国报道有所查阅。她认为,媒体报道的格局思路大体是延续下来的。2008年很具有代表性,而且与之后的报道在特点上并没有本质区别。
作者:洪沙
责编:达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