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说纷纭中国对非洲魅力攻势
2007年2月2日新德意志报指出:“欧洲负责外援的政治家和发展援助人员经常指责中国推行新殖民主义。中国确实执行符合自己利益的政策,但它与欧洲老牌帝国相比,一直更为注重平等对待非洲国家。中国过去向国外提供发展援助时比较谨慎,但最近一段时间来,发展援助在中国的非洲政策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但是,中国在这方面过分迎合非洲一些国家的政府,金钱流入形象工程和豪华建筑,老百姓往往一无所获。”
德国金融时报引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调查报告写道:“经济学家认为,尽管有来自各方的批评,但中国的投入给非洲大陆带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它对非洲的影响大多是正面的。这里首先指的是非洲国家向中国出口原料获得了财政收入。由于需求增大,非洲有了开发这一领域的机遇。例如,一些风险较大的地区也开始开发资源。中国投资者并不那么惧怕风险,他们甚至投入塞拉利昂这样的内战国家。
经济学家们还指出,对中国发起建设的基础设施,应该从整体上给予积极评价。虽然有人经常批评中国把这些项目交由中国工程公司自己的工人施工,并没有给当地创造就业岗位,但无论如何非洲的农民都受益于新建的公路,他们靠这些公路把自己的剩余产品运往市场。”
新奥斯纳布吕克报写道:“中国对非洲的魅力攻势和贸易投资攻势都隶属于中国的能源安全这一范畴,因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在提供原料方面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几天,胡锦涛主席也同样不会过问这些国家执政的好坏。此外,非洲的独裁者们为建设面子在西方找不到资助人,而中国为此提供贷款资助。这样,西方要求非洲国家进行良好执政的政策标准受到了压力,因为在角逐非洲矿藏时,援外政策很容易返回冷战时期的壕沟。就像1990年以前那样:只要你站在我一边,我对你的任何问题就熟视无睹。”
法兰克福汇报在报道了中非经济合作的发展过程和前景后写道:“最近,西方对中国在非洲的作为提出的剧烈批评看来对北京起到了作用。例如,胡锦涛就不再反对派遣联合国维和部队前往苏丹西部危机地区达尔富尔。此前,喀土穆政权无须害怕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因为拥有否决权的中国在苏丹有巨大的经济利益。此外,非洲同盟同声谴责苏丹也许促使中国改变了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