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总理下周访华
2013年5月3日
(德国之声中文网)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Benjamin Netanjahu)此次访华无疑肩负着沉甸甸的“行李重担”。这次访问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和中国就伊朗核问题交换意见。和朝鲜紧抓不放核计划会造成的后果类似,如果伊朗对核计划持着锲而不舍的精神,一旦拥有核武,就会给地区造成不稳定局势。
可是对此,北京传统的态度就是“尽量避免参与”,并且积极与德黑兰进行对话。对于下周一(5月6日)即将与中方开启谈话的内塔尼亚胡来说,这些都不算是有利的前提条件。从事中国和中东之间关系研究的以色列专家艾荣(Joram Evron)接受德新社采访时表示:“朝鲜的所作所为应该是给中国的一个明确警示,就算是一个盟友,如果拥有核武器,对于整个地区会带来多大的动荡和危险。”
艾荣指出,中国在石油和天然气方面无疑是依赖进口的。根据媒体的报道,中国每天从伊朗进口原油约有40万桶。因为美国对伊朗实施了制裁措施,所以中国不能向伊朗帐户汇钱。不过易货贸易的途径却可以轻松绕过这项制裁,这种贸易获得了迅猛的发展:伊朗市场充斥着中国产品,就连基础设施项目也使用这种方式进行结算。
这位美国国防大学国家战略研究所(INSS)专家表示,一个拥有核武的伊朗会使整个中东地区陷入危机,并且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到最后,连中国也不再能从伊朗获得能源。以色列主张的,在宿敌伊朗发展出核武器前“先发制人”的战略肯定会让伊朗的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会陷入瘫痪状态。
内塔尼亚胡毫无疑问的摆明了态度:如有必要,高度戒备的以色列会全力以赴地展开打击。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东问题专家李国富表示,从中国的角度来看,情况还并不这么悲观。对于北京来说,伊朗是一个贸易伙伴,是一个重要的石油供应商:“中国进口大量的石油。我们希望石油来源多样化。伊朗当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供应商。”
正在西方政府考虑要进一步扩大对伊朗的制裁面的时候,北京政府加深了与德黑兰的经济关系。北京大学政治学教授王联认为这种情况没有问题:“中国反对伊朗拥有核武器,但是国际社会要接受中伊之间的合法贸易。这并没有违背任何国际协议。“但是,北京对德黑兰也有可能采取更强硬的态度。王联觉得,新兴超级大国——中国有可能会对伊朗发出更尖锐的表态,他说,在未来中国将会更为积极的参与到国际话题中,这就包括伊朗核计划。除此之外,必然还包括中东和平问题。
恰恰在内塔尼亚胡赴华的时候,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Mahmud Abbas)也将到访中国。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本周五(5月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到:“如果这两位领导人想见面,中国是持支持的态度。”
王联认为,阿巴斯和内塔尼亚胡之间的这种会谈不太可能会成形:至少现在,中国在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成功斡旋的可能性甚微。
资料来源:德新社 编译:文木
责编:张筠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