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非之间的政治合作还处于起步阶段
2005年4月21日“这次会议的目的之一是加强亚洲与非洲的经济合作。过去五十年内,虽然亚非两大洲的发展差距急剧加大,但远东的高速增长为合作带来了新机遇。非洲有13%的出口商品运往亚洲,带动贸易兴旺的主要动力是中国对原料的渴求。2001年以来,中国与非洲的贸易额每年增加30%以上,估计约为三百亿美元。
在向非洲投资方面,中国还比较落后。但世界银行注意到,2000年以来,投资也开始上升。南非经济专家阿贝迪安说,要不了五年,中国也许将成为非洲的三大投资国之一。在南非经营矿山八年之久的中国商人罗汉森说,中国需要非洲的原料,非洲需要中国的廉价成品,这是很理想的合作。
除中国外,印度为满足其爆炸般的能源需求,现在也在非洲狂热地寻找资源,往往陷入与中国直接竞争的境地。印度的国家能源企业在与西方批评的专制政府打交道时,同样无所顾忌。”
中国与印度同属万隆会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创始国,但从五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因边界问题和当时的国际形势,两国长期对立。每日镜报在回顾这段历史后指出,中印两国在经济上互相竞争,但也互有需求。政治上中国有求于印度:
“从地缘政治来看,中国和印度如果组成轴心,可以长期改变亚洲政治结构。不仅印度的死敌巴基斯坦不得不从改变过去倒向中国和美国的状况、重新定向,而且美国也以很不舒服的心态注视着中印两个大国的接近。中国把与印度结成战略伙伴关系视为抵制美国全球优势地位的途径之一,而美国想把印度建成一个强国,以对付强大起来的中国。印度藏在后台,享受着获得各方争取的好处。印度领导人虽然同意建立多边世界的主张,但同时努力与华盛顿保持良好关系。
现在谈中印两国亲如兄弟还为时过早。印度象和中国龙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经过几十年的争吵,互不信任的情绪深植于两国政治精英的心中,两国在边界走向问题上尚未取得一致,经济上在许多领域进行竞争。还要提及的是,印度的民主与中国的专制分隔了这两个国家,犹如两个远离的世界。”
本文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