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将带领中国走向何方?
2012年12月14日(德国之声中文网)中共十八大结束不到一个月,也就是在这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新领导层的一系列动作甚至让许多批评人士都展现出谨慎的乐观态度。同时,欧洲观察人士对中国新一届领导层的看法似乎更加冷静。一位德国高层外交官员最近在一次仅针对德国商界人士召开的报告会上表示,中国新一届核心领导层迫于来自社会的压力,必须坚守改革开放的路线。
在德国外交人士眼中,中国新一届领导层面临重重挑战。由9人缩减至7人的政治局常委一定程度上掌控者中国13亿人未来5年的命运。他们必须设法在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前提下继续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并同时更加公平地分配财富,让更多的民众能够充足分享到改革开放的成果。
派系斗争不动摇基本共识
这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德国外交官员告诉德国之声,目前中国正处于为今后发展奠定敦实基础的关键时期,但党内派系斗争却有愈演愈烈之势。对此,全球各国媒体都有不同程度的报道。但人们在其中有所忽略的是,激烈的派系斗争并没有动摇一个基本的共识,那就改革开放仍然占据首要地位。
英国货币金融机构官方论坛(OMFIF)联合主席戴维·马什(David Marsh)则认为,围绕在习近平周围的决策层只会在经济层面奉行改革。任何人都不应该对新一届领导层奉行政治改革抱有幻想。
"我对中国新领导层在奉行政治改革方面没有多大的希望。他们改革的重点将集中在经济方面,促进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但我不认为他们有展开大幅度政治改革的决心。我觉得任何人都不能对此抱以希望。"
而在这位德国外交官员眼中,中国的领导层早已经脱离了一个人说了算的时代。所有重大决策都必须通过政治局常委集体讨论才能出台。在这里没有个人英雄主义的空间。原本有很大希望入常的薄熙来就是因为从来都是以"我"作为一句话的开头而被排除在精英集体之外。
必须开始重视贫富差距
同时,许多中国官员在境外特别喜欢强调的政策上的稳定及持续性也不再能够压低批评的声音。这位外交人士指出,中国新一届领导层必须在此基础上引入新的概念。这一概念不光是应该让经济学家们能够听懂,老百姓也应该能够听懂。可以确定的是,这一新概念不应是煽动民族主义情绪,而是在经济政策上有所转变。他认为,中国最高领导层本身也已经意识到,在经济政策方面,必须走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状态。在高瞻远瞩的情况下规划未来经济发展才是正路。
中国经济过去遵循的是一种强调数量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的本质是:用市场换来技术和资本,依靠投资和出口带动经济飞速发展。但目前的情况是,这两种经济发展的引擎已经逐渐磨损老化。尤其是中国社会当前巨大的贫富差距以及城乡差距让人们有足够的理由质疑过去的发展模式。人们终于认识到,中国的财富分配不均的程度已经远远大于世界平均水平。一份最新的报告结果显示,中国的基尼系数为0.61,而世界平均水平为0.44。这一数字为0时代表财富分配绝对平均,与其相反的最大值为 1。
在维稳和改革间做出选择
中国领导层已经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他们必须在维稳和解决改革停滞之间做出选择。群体抗议事件的层出不穷让新一届领导层不得不意识到,维护社会公平已经直接关系到当权者的存亡。但关键的问题在于,需要解决制度缺陷的人本身也是制度的一部分。
这位长年观察中国经济发展的德国外交官员指出,中国未来领导层推动经济改革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削减国有大型企业的垄断资本,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他观察到,中国有太多的购物中心、高档地产项目都归一些诸如石油或电信业的垄断企业所有。而在德国,经营此类产业的都是一些中型企业。这些企业更能够有效利用资源,把握市场的脉搏。
中国问题专家马什指出,中国政府的下一个五年计划已经清楚地展现了中国政府未来经济改革的思路。中国政府将致力于促进内需,减少对出口的依赖,并加大在海外通过并购参股获取技术的力度。除此以外,中国政府将加大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速度,因为这符合其利益。
对于这位德国外交官员来说,胡温政府缺乏奉行改革的勇气和实力。而以习近平为首的新一届领导层是中国近几十年来第一届未经邓小平钦点的一代。江泽民和胡锦涛也只能在有生之年对习近平施加影响。在这位德国外交官员眼中,习近平现在所要解决的是30多年来一再被耽搁的问题。他希望,中国的新一代领导层能够有足够的智慧面对挑战。可以明确的是,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希望看到一个不稳定的中国。
作者:任琛
责编:李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