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为德中政府磋商打开监狱大门?

2011年6月28日

在中国总理温家宝率领政府代表团到达柏林之际,中国的人权状况再次成了德国媒体关注的主要话题。《每日镜报》谈到了近日批评政府的艺术家艾未未取保候审和著名人权人士胡佳刑满释放两件大事。

https://p.dw.com/p/11kYq
图像来源: picture-alliance / dpa/dpaweb

"乍看起来,似乎中国领导人为了在柏林举行第一次德中政府磋商打开了监狱大门。艾未未突然获释使人怀疑,此举是否是为了使中国总理温家宝轻装上路、前往欧洲,并减缓国外对中国人权状况的批评。但是,中国政府这些措施的背后真正有哪些考量,现在仍然不清楚。至于胡佳恰恰现在出狱,想必不是战术谋略,因为这位37岁男子的刑期已满。

"尽管如此,温家宝也许会试图把这件事作为中国人权问题朝着积极方向发展的示例对外兜售。据联邦政府说,星期一开始的政府磋商中,人权问题将是一个中心议题,因为中国的人权问题仍然是两国关系中最关键的问题,尤其艾未未的命运是德国关注的中心,这位现代艺术家的暂时获释并没有改变这一状况。

"不能说德国的抗议也许促成了艾未未被释放出狱。过去几个月来,德国进行的批评本来就不尖锐。双方政府代表在对外发表言论时,都喜欢强调德中关系的连贯性和高质量。所以,一些棘手话题必要时都避而不谈。

"同时德国政界人物也越来越多地看到,北京领导人在政治会谈时以一种自信的新面貌出现,有人甚至把这种态度称为傲慢。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不断增长的经济实力加大了对话的难度,也使外国难以发挥对中国本来就很微弱的影响。"

有选择地展现妥协能力

《新德意志报》注意到德中两国的紧密经济合作,但同时指出,"这种互相依存的关系绝非毫无阴影":

"例如,中国的贸易盈余持续走高,2010年高达229亿欧元。此外,还有中国仿冒产品、招标时中外企业受到不平等对待并设置投资障碍的问题、以及北京努力争取国际上承认中国为市场经济国家以及人民币汇率过低等问题。

"政治上的紧张也无法忽视。1999年启动的法制国家对话为中国实现人权提供了推动力量。但与此相反的是,北京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更为明显地坚决反对利用人权问题攻击中国整个政治制度、质疑中国共产党行使权力的试图。同时,北京也有选择地展现其妥协能力,在温家宝访问欧洲前几天释放行为艺术家艾未未就是一个例子。"

编译:汇文

责编:叶宣

(以上内容摘自或摘译自其它媒体,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