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铁高速发展引关注
2010年1月5日"过去二十年,德国、法国和日本竞相向中国兜售高速火车,而现在中国研发了自己的体系。虽然部分元件和技术来自与外国竞争者合办的合资企业,但控制权在中国手中。这样,中国无须依赖外国提供技术就可以扩建自己的铁路网络。北京今后六年内准备用于投资轨道交通的3700亿欧元中,只有一小部分用于向外国订购,大大少于西门子、阿尔斯通和川崎等公司想象的订单额度。
此外,中国人准备今后也参与国际高速铁路的招标。与美国和英国的谈判已在进行之中,日本投资银行野村证券相信,中国的公司将在境外占领10%的世界铁路市场。"
《柏林日报》接着写道,中国的发展战略"远远超出了铁路运输业,在数十种关键工业领域,从航天、芯片开发到生物技术,中国都在努力自立"。当今中国的发展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迄今为止,中国仍然主要是世界工厂,由本国工人廉价生产,然后在富国以高价卖出。如果说,一件中国制造的衬衫在德国柜台上售十欧元,那么中国的生产厂家通常只赚一欧元。在电脑等更为先进的出口产品方面,中国所创造的新增价值比例只是稍许高一点,尤其订货生产更是这样。
与此相反,中国要进口原料、特别要进口用于建设工厂和基础设施的高科技产品,不得不为这些进口产品支付昂贵的费用。虽然中国的出口大大高于进口,中国作为推动世界经济的主要国家在过去十年内使本国国内生产总额增长了三倍,但分配到十三亿人的头上,中国的富足状况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中国知道自己在传统工业方面难以成为真正的创新国家,但在一些新兴产业领域,有在短时间内走到前列的机遇。环境技术就是一个例子:由于中国的电力需求增长很快,中国试图尽可能多地使用可再生能源。借助获得的经验,中国希望克服技术落后状况,同时通过大批量生产压低价格,使自己成为全世界的主要供货商。
五年前,中国80%的风力发电设备生产还掌握在外国手中,今天中国人已经控制了四分之三的风力涡轮发电机生产。由于生产成本比西方厂家低三分之一,所以他们在国际市场上已经崭露头角。在太阳能技术方面,中国企业已占有三分之一的世界市场,造成价格大幅下降,西方竞争厂家不得不把生产转移到中国。"
摘译:王羊
责编:叶宣
本文摘自或节译自其它媒体
不代表德国之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