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转至内容
  2. 跳转至主菜单
  3. 跳转到更多DW网站

中国纺织品分裂欧洲

德国之声中文网2005年8月22日

来自中国的纺织品一样一样地到达大限。欧盟重新设限,一时将欧洲裂成了几块:几个国家跟另几个国家形成了集团性对立;工厂跟商社形成了对立;消费者跟工厂形成了对立。对中国纺织品的这种“骇死离不”(德语Hassliebe-又恨又爱)也许是欧洲经济从来没有经历过的。

https://p.dw.com/p/74ym
“注意:没上关税的商品”图像来源: DW-TV

冷血的没收”

德国名牌时装公司Tom Tailor的总经理乌韦.施罗德说:“ 1月,欧盟告诉我们,永远不会再有配额了。而现在我们实际上有了禁运。”Tom Tailor虽然是德国公司,但它的许多生产线也已经搬到中国去了,禁止进口中国纺织品,不也意味着禁止德国产品返销吗?

在针对中国的纺织品配额取消后,许多纺织品生产者和进口商加大了对中国的投入,增加了在那里的生产。从今年1月至5月,从中国往德国的纺织品进口增长了51%,数额达14亿欧元,远远高于排名其后的土耳其,孟加拉和罗马尼亚。在一些纺织工业仍然强盛的欧洲国家的压力下,欧盟重新引入对中国的配额限制后,这些个新的额度转眼间就已纷纷耗尽。

毛衣、裤子和女衬衣的额度已经100%地耗尽。就在下周,文胸、T恤衫和上装也将到限。所有这些也涉及已经在前往欧洲路上或已到了欧洲门口的货物,现在已有7000多万件在欧洲各海关那儿“滞留不归”。

中小企业购买协会卡塔格(Katag)的丹尼尔.台尔贝尔格警告道:“这些商品每天都在丧失价值。”成品进口商协会(VFI)的拉文.卡拉鲁斯称欧盟的这种行为为“冷血的没收。”时装协会“德国时装”(German Fashion)的托马斯.拉施怒火万丈:“欧盟显然要让整个经济行业毁灭。”他指出,光是德国企业将蒙受的直接损失就将达3.8亿欧元。

欧洲新保护主义对欧洲的纺织和服装工业来说是一剂苦涩的黄莲。这个行业里,销售额和雇员数量连年下降,1995年以来,该行业的员工就从25万人剧减到14万。2004年,服装进口额为106亿欧元,同时此地的服装产值只有22亿欧元。25年前,这里的服装产值还相当于今天的4倍。换句话说,这个行业今天实际上完全在靠贸易过日子了。

中小企业面临破产

欧盟新政策打击最厉的正是那些小黄花-中小企业。他们在重新引入配额之前就订了货,用贷款付了钱,为此获得的贷款他们本来会在卖出货后偿还给银行。现在,由于他们的贷款额度已经用尽,已经没有能力再从印度、孟加拉或巴基斯坦等国进货来填补了。在最糟的情况下,他们不仅要面对直接损失,还将面对他们的下家的起诉,即控告他们违约,没能及时供货。

德国批发和外贸联邦协会主席安东.伯尔纳尔指出:“形势极其恶劣。中、小企业受到破产的威胁。”这些小黄花们没有能力来自补亏损。象Tom Tailor这样的大企业还是有这个度过危机的能力的,但他们也将不得不把价值250万欧元的10万件进货纳入亏损记录中。乌韦.施罗德说:“事情非常糟糕。但跟许多小企业相比,这还不至于致我们于死地。”

鲁尔区盖尔森基辛市的盖尔阔公司(Gelco)的总裁于尔根.里希特已经失去了等待欧盟妥协的耐心,他的公司向卡尔斯鲁厄的联邦宪法法院提出了起诉,起诉的理由是,欧盟重新引入配额违反德国基本法的禁止追悔条款(Rueckwirkungsverbot)。此外,他要求德国最高法院发布紧急行动令(einstweilige Verfuegung),释放堆积在他的公司里、但被海关封存的3万8千件毛衣和针织服,贸易价值为200万欧元。

消费者也倒霉

重新引入配额,对广大消费者来说也是一件非常不舒服的事情。德国纺织品贸易联邦协会(BTE)总干事于尔根.达克斯说,今天秋季和冬季的商品供应“将变小”。尤其是邮购业将面临供货困难,因为商品门类中的空档无法通过其它商品来填补。

此外,达克斯还认为,市场上将出现“一位数的价格上涨”,因为补购替代品的物流费用高昂。而且,由于紧急询盘,象土耳其、摩洛哥或者印度尼西亚这些替代国的厂商也将抬高供应价。

两大集团轰然诞生在欧洲

中国的纺织品一下子给欧洲造成了陆裂。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法国和东欧的欧盟成员国们结成了死党,它们的纺织业战胜了德国、英国、荷兰和斯堪的纳维亚国家,迫使欧盟重引配额。

这些国家称,来自中国的纺织品剧增了500%。至少在书面上是这样写着的。人们怀疑,这些南欧和东欧人把数字大大地“浮夸”了。拉施说:“估计这些数字被伪造了。”进口商可以在欧盟的监督文件上填报数字,而不需要出示与中国之间的合同。

配额与否,其实对这些国家来说并不是关键所在。它们在纺织品领域进行的实际上是一场堂吉诃德的风车大战。尽管一直有配额存在,意大利从2002年来还是失去了15%的营业额和6万5千个工作岗位。意大利纺织品企业于今年春天发起了一场全国签名活动。现在,欧盟重新引入了配额,但仍不能使他们满意。意大利强大的纺织企业协会Unione Industriale Biellese的主席阿尔贝托.罗卡还失望地表示:“配额来得太晚,也太松了。”

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同样保持坚定的立场。西班牙纺织生产者协会Fedecon主席帕布罗.加尔西亚指出,该行业每天减少40个工作岗位。葡萄牙纺织工业协会ATP的发言人还希望,中国能够对2006年遵守配额做好准备,“也就是说,2006年的进口量将下降。”

反配额集团成员们纷纷“揭竿而起”。荷兰、丹麦、瑞典和芬兰的部长们谴责欧盟在进行“经济自杀”。他们的同行、德国联邦经济部长沃尔夫冈.克雷门特上周三写信给“尊敬的专员”曼德尔森,指出:限制进口的行为导致“工业界和贸易界的严重损失。”克部长要求“至少必须给旧合同以现状保护和信任保护。”

前景何在

两周后,欧盟各国经济部长将在布鲁塞尔聚集,寻求一个妥协方案。但是,这对德英北欧的许多中小企业来说,可能已经太晚了。

南欧和东欧竭力保护日薄西山的纺织工业,问题是,有用吗?即使把中国整个挡在门外,那不还有印度、孟加拉、土耳其?照样竞争不过。该下西山的照样会下去。

对中国禁运了,德欧企业就会把工作岗位搬到南欧去吗?Tom Tailor的总裁乌韦.施罗德明确地说,那是不可能的,因为南欧的价格没有吸引力。

但是乌韦.施罗德倒是加了一句话:“搬迁将在亚洲范围内进行。”那么,这会成为一股潮流并对中国产生影响吗?恐怕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毕竟2008年后欧盟理论上将完全对中国纺织品开放。就为了两、三年的过渡而兴师动众恐怕并不值得。当然,这要看各企业是怎么看的了。理论上开放不等于永远真正开放,中国还可能会带来新的一轮恐慌,欧洲和美国或许还会有新的一轮动作。德欧企业适当地分散生产地不见得不是好办法。

那么,中国企业应该打到欧洲来,在欧洲收购纺织品工厂,以避免新一轮的受打击吗?一窝蜂地来显然没有必要,因为事情毕竟有个理论期限。但是,为了保险起见,适当地进入欧洲,比如进入东欧,也许也是有关企业战略上应该考虑的。(平心综述)

转载或引用务请标明德国之声
本站网址:www.dw-world.de/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