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或将迎来电动汽车时代
2014年3月15日(德国之声中文网)今年2月初,中国汽车制造企业比亚迪总裁王传福表示:"今年将成新能源车的拐点年。"人们在这些天当然希望能把希望寄托在这句"壮语"上面。因为北京的上空又出现了雾霾。北京环保部门表示,汽车尾气是造成雾霾的一个重要污染源,在PM2.5来源构成中汽车占22%。王传福的这番表态在中国各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很多媒体都对比亚迪双模混合动力"秦"进行了关注,也对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打入中国市场作出了报道。
不过不要急着展露出乐观的情绪。早在2011年北京政府就计划了一场电动汽车革命。当时就为了推广电动车提供了慷慨的补贴,而专家那时预测这个行业将得到快速地增长。仅从2006年到2016年,政府就斥资38亿欧元用于发展电池技术。当局也设置了一个目标:至2015年电动车在中国的产销应达到50万辆。不过这个目标制定的有些过于远大:种种努力并不足够。第一波绿色汽车计划并没有成功:行驶裡程短、不成熟的电池技术,充电基础设施缺乏都是销售量少的原因,2012年电动汽车的销售还不到汽车市场总额的1%。比亚迪出现亏损,必须重新调整结构,整个电动汽车行业都要作出调整。到目前为止,电动汽车没有能力与更为廉价和更高效的汽油发动机竞争,免费车牌的优惠也难以吸引消费者。
新一代
时隔三年,又出现了电动汽车的市场--一些迹象都十分有利。这次的动力并不来自政府。虽然到2015年他们仍旧继续补贴政策,不过未来几年,补贴将被逐步减少。这次电动汽车行业主动出击。就像王传福说的那样,2014年确实有着一些动作:中国电动汽车正在生产第二代。而制造商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因为一些知名的外国汽车制造商也带着他们的新兴电动车型走进了中国市场。虽然在价格上他们通常偏高,因为进口汽车不能享受国家福利,不过多样性的出现,竞争和创新压力都增加了。
外国竞争者
仅看规模就能看出与上次推动电动汽车的计划不同,因为这次是全方位的努力:宝马在新开张的北京展厅试推出了品牌"之诺"( Zinoro) ,提供其首款电动车1E的租赁业务。计划中将在2015年上市销售。大众高尔夫的电动汽车将在今年上市。被中国收购的美国企业菲斯克新近宣布,在未来12个月内将上市一款新型电动汽车--当然不只是在美国和欧洲市场。
只有汽车制造商能够转变电动车的形象,种种举措才能获得成功。到目前为止很多人都没拿中国的电动汽车当回事。车型小、价格昂贵、每次行驶超不过80公里,而且有着火的潜在危险,种种因素与"汽车是一个身份的象征"这种观念格格不入。虽然到现今起火事故大多并不是因为电池出现故障,可是名声一旦受损,汽车公司发布新闻稿件中的积极文字也很难动摇人们的看法。所以现在更为关键的是要树立一个新的形象。人们必须意识到,科技已经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市场上早就有了各种价位的电动小轿车。比如中国长城欧拉市场价格大约在6000到7000欧元左右,续驶裡程能够达到160公里。获得政府支持的比亚迪"秦"的售价在2.5万欧元左右,百公里油耗量仅2升。奢侈品牌特斯拉也推出了自己的电动汽车。这家美国企业现在经营的十分成功,也许也能在亚洲市场上火上一把。虽然他们只生产一种车型,不过特斯拉目前的市值已经约有福特的一半。特斯拉纯电动高级汽车有着充一次电430公里的续航能力。而特斯拉进军中国的决定特别有着象征性的意义。如果富豪们开始购买电动汽车,它就能更为迅速地上升成为身份的象征。电动汽车可能会因此在中国闯出一席。
如果所有公司都进行宣传活动,那么电动汽车将能触及到所有阶层。2011年没有成功是因为没有成熟的前提条件。但这个时间点越来越近了。中国将成为电动汽车的最大市场。并且宜早不宜迟。
作者泽林(德国之声专栏作者,在北京生活已20年)
编译:文木
责编:万方